FM90.0推荐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纪录片,原因何在?
近年来,以《航拍中国》《如果国宝会说话》《“字”从遇见你》《理想答案 仅供参考》《人生第一次》等为代表的口碑佳作,在青年观众中掀起了讨论热潮,年轻人逐渐成为纪录片的重要观影人群。
无论是获取新知、丰富人生视野,亦或是休闲娱乐、陶冶情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纪录片中看见世界、思考人生,而这也推动着纪录片不断创新和变革。如何理解年轻人对于纪录片独特的观看期待和审美需求?或许对于我们把握纪录片未来的发展方向能有所启发。
01 形式上
顺应年轻人碎片化阅读下的“短而精”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作为网生一代的年轻人接收信息时的耐心在普遍减弱,更倾向于利用碎片化时间浏览更精简的内容。注意力的稀缺不可避免地对青年的观影习惯产生影响,微纪录片的出现则主动顺应了这一趋势。
以《“字”从遇见你》《美术里的中国》《如果国宝会说话》《年画·画年》《画里有话》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可以灵活地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效地降低观看的时间门槛,拓宽了收视人群的范围,让更多年轻人得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有别于同类题材作品的严肃和艰涩,《“字”从遇见你》以简练易懂的故事、生动有趣的解说以及新颖活泼的动画,深入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密码,成功拉近与年轻人的心理距离,在年轻网友中获得了广泛认可和好评。正如一位网友所言:“生动有趣的科普!汉字的‘文脉’源远流长,从此,写字有了种历史传承感。”
《美术里的中国》每集开头都由一幅挂在墙上的画作开始,代入第一视角,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美术馆之中,随后便进入纪录片使用多种表现手法营造的空间情境里,与相关美术元素内容产生互动。

《此画怎讲》则采用真人演绎的方式对名画进行解构式的人格化叙事,生动传递相关画作知识。常规的实景拍摄、创新的动画呈现、真人的情景演绎,诸多开放素材的使用,进一步打开了纪录片的创作边界。

由此可见,时长的缩短、节奏的紧凑并不必然导致纪录片流于空洞和表面。相反,当下年轻人强烈的审美需求和旺盛的求知欲,正推动着纪录片在有限的篇幅内向“短而精”的方向不断转变。
02 题材上
根植年轻人个性化视角中的“小而美”
不同于以往纪录片多关注宏大主题并倾向于大而全的展现,当下兴趣爱好广泛的年轻人对于纪录片的选择更为细分多元,并且更偏爱贴近自身日常生活的题材。这类纪录片或直接记录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或聚焦青年群体普遍关心的社会现实议题,内容上的亲近感让年轻人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什么样的生活值得过?怎样的理想是值得追求的?”或许这是困扰目前很多年轻人的问题,而纪录片《理想答案 仅供参考》则通过记录十余位青年的选择来寻找答案。其中既有走红网络的数码博主“何同学”和被称为“保定爱迪生”的耿帅,亦有默默坚守的长城摄影师杨东和水下艺术表演者何灏浩......他们都经历着现实和理想的博弈,但是,当他们选择聆听内心声音,追寻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时,人们会发现,原来理想竟然如此有力。

具有强烈价值表达欲的年轻人在这些青年身上获得了认同,并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情感联结。一位网友留言道:“看完之后想说,总有一些人生热烈又精彩,但也有很多人活成了正确的样子,而失去了真正的自己。可也是因为20多岁的我们无法被界定,我们才独特而自由。”
聚焦社会现实,《我们如何对抗抑郁》通过讲述多位抑郁症患者的真实故事,让年轻人切身体会到这一人群的生活状态和遭遇,促进了年轻人对抑郁症的认识和思考,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纪录片《书店,遇见你》虽然以“阅读”为主题,但其关涉的要旨是每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以及其背后独特的人生故事。通过短暂的相遇,观众便可以在不经意间咀嚼到别样的人生哲理。
所以,一部能够被年轻人认可的纪录片既要在宏观上承接社会价值导向,又要在微观上通过个人化的平等视角去真实地讲述,即“从小切口展现大情怀,以小人物书写大时代。”
03 手法上
满足年轻人过程化叙事上的“简而深”
在叙事层面,相比于全知视角所产生的疏离感,习惯于自我表达的年轻人更倾向于以参与者、见证者的身份观看,并与纪录片中的人物或景象真诚、平等地相遇。
《航拍中国》已经播出三季,在青年中激起了广泛讨论,其精美的航拍画面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辅之以奇特的主观镜头,让年轻人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深刻地领略到中国大地上的美丽、文明与和谐。
而央视与NHK合拍的《世界遗产漫步》,更是直接采用了第一人称视角。在每一集中,观众得以跟随旅行者的脚步,一起穿梭在世界遗产之中,沉浸式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面对面地与行人交谈,甚至让人产生一种置身于此的真实感。

不止于自然类纪录片,年轻人对于代入感的追求更体现在社会现实题材中。倾向于对片中人物经历产生感同身受的共情,“观看”成为了一种过程性的“体验”。纪录片《人生第一次》通过聚焦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第一次”,记录了出生、上学、工作、告别等十二个场景,以点带面地描绘了当代国人生活最动人的场景,展现出生命中的平凡和美好。
见微知著,该片通过若干个独立的故事,精巧地串联出人生的成长脉络,最终以一个整体展现宏大厚重的人生命题。并且,相比于展现一个确定的结局,全片所承载的开放性,更能触动青年观众去主动地思考和感悟,在观赏过程中去品味人生的真谛。
新颖有趣的表达形式、真实亲近的创作题材、创新平等的叙事手法,青年人对于纪录片独特的审美需求,对于创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纪录片正迎来年轻观众的青睐,而年轻观众也在观看中获得了知识汲取和情感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