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药如何选?抗菌药能不能用?……关于感冒的那些事

V-FM106.2贵州都市广播 | 2020-11-17 13:00

秋冬季节交替是感冒的多发时期,感冒的患者逐渐增多,大家在面对“琳琅满目”的感冒药时到底该如何选择呢?该怎样预防感冒呢?带着这些问题,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邀请到了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潘道苇,跟大家聊一聊关于感冒药的那些事。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潘道苇

记者:普通感冒的症状有哪些?

潘道苇:普通感冒常起病较急,以打喷嚏、鼻塞、流涕等症状为主,咳嗽亦是临床常见症状,可伴或不伴有咽痛、发热或肌肉疼痛等症状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

记者:感冒常用药有哪些?

潘道苇:市面上复方制剂感冒药物使用较多:1.西药复方制剂,比如快克、新康泰克、白加黑等,这类药物主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伪麻黄碱、右美沙芬、氯苯那敏等,可以缓解普通感冒低热、咳嗽、鼻塞等症状;2.中成药复方制剂,复方板蓝根颗粒、连花清瘟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等。3.退热药: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止咳药;祛痰药。

记者:西药感冒药如何选择?

潘道苇:在选用抗感冒药物时,必须要详细了解患者所患感冒病症,对症下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合理使用抗感冒药,避免滥用及重复用药, 减少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针对鼻塞、流涕以及打喷嚏等症状选择伪麻黄碱、马来酸氯苯那敏,针对普通感冒患者的发热、咽痛和全身酸痛等症状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针对咳嗽选用右美沙芬,痰多不易咳出选用愈创木酚甘油醚、氨溴索等。通常西药复方制剂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盐酸伪麻黄碱、马来酸氯苯那敏、氢溴酸右美沙芬等成分,所以针对自己的主要临床症状选择复方制剂感冒药,避免重复用药。

普通感冒一般具有自限性,其不适症状可在3~5 天内消退,但咳嗽有时会延长至数周。一般建议抗感冒药连续服用不得超过7 天,尽量不要服用2种以上的抗感冒药,以免抗感冒药中相同成分造成药物过量,连续服用1周后症状仍未缓解或消失者,应去医院就诊。

潘道苇接受采访

记者:中成药感冒药怎么选择呢?

潘道苇:从中医角度,感冒可以分为实证感冒和体虚感冒,对于老百姓需要知道实证感冒中的风寒、风热感冒,这两种类型最常见。首先需要简单判断哪一类型感冒,风寒型感冒主要症状:鼻塞、流清鼻涕、肢体酸痛,次要症状:喷嚏、咽痒、咳嗽、发热,中医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主要选择感冒清热颗粒、柴胡颗粒、桂枝颗粒。风热型感冒主要症状:发热、咽干、咽痛、头痛、舌尖红。次要症状:鼻塞、流浊涕、口干。中医治法:辛凉解表、疏风清热,主要选用:银翘解毒颗粒、金莲清热胶囊、疏风解表胶囊等,主要含金银花、连翘。风寒、风热感冒不是绝对的,风寒感冒可能转成风热感冒。部分中成药说明书中提及使用于哪一种类型的感冒,比如银翘解毒胶囊说明书可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咽喉疼痛。所以大家选药的时候尤其注意。

记者:抗菌药物不能用吗?

潘道苇:普通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抗菌药物不能杀灭病毒,故不建议用抗菌药物治疗普通感冒,且抗菌药物预防细菌感染是无效的。抗菌药物滥用会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多,耐药菌高发,甚至带来其他不良后果。只有当普通感冒合并细菌感染时,才考虑应用抗菌药物,比如扁桃体发炎、咽炎、肺炎、中耳炎、鼻窦炎等。

记者:常用的感冒药有什么不良反应?

潘道苇:常见的感冒药是多种成分组成的复方制剂,经常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氯苯那敏等,这些药物本身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有皮疹、嗜睡、消化道症状等。极少数人使用后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我们在使用复方制剂感冒药时,比如新康泰克、对乙酰氨基酚联用,对乙酰氨基酚使用剂量过大,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所以需要避免含相同成分的不同药联合使用。

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可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状,抗病毒药金刚烷胺能产生眩晕、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因此对从事危险职 业的患者如高空作业者、操纵机器者、驾驶员等应避免使用含有此类 成分的抗感冒药,如果使用则暂时停止这些危险操作。

青光眼、前列腺增生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应慎用含氯苯那敏的抗感冒药,因为氯苯那敏引起眼内压升高、尿潴留等不良反应。

哮喘患者慎用含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等成分的抗感冒药,因其会诱发加重哮喘发作。

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心绞痛等患者仍需慎用含伪麻黄碱成分的抗感冒药,因为伪麻黄碱能够加速心率和升高血压。

潘道苇接受采访

记者:哪些感冒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

潘道苇:阿司匹林因胃肠道不良反应、尼美舒利肝脏毒副反应不推荐用于儿童的感冒发热;中枢性镇咳含“可待因、罂粟壳”成分的儿童慎用,如强力枇杷露、止咳丸、咳喘宁口服液、复方甘草合剂;使用感冒伴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中,四环素影响牙齿、诺氟沙星影响骨骼发育、庆大霉素引起耳毒性,这几类药物均不能用于儿童。

记者:如何区别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

潘道苇: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鉴别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主要从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进行区别:

1.流感的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重,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2.追踪流行病学史,发病前7天内在无有效个人防护的情况下与疑似或确诊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或属于流感样病例聚集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

记者:如何有效预防流行性感冒?

潘道苇: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种者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但是不能预防普通感冒的发生。国外研究显示,接种流感疫苗后可有效降低门诊就诊率达50%~75%。流感疫苗的种类包括流感灭活疫苗、流感减毒活疫苗。儿童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降低流感的发生,且安全、可行。一般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作者:安士贤

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