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效稳固,交通大数据再传贵阳治堵佳音
近年来,全国公安部门不断深化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推出 100 多项措施,累计减少办事成本超 1000 亿元,减少办事材料 40 多亿份,为 1 亿多人次提供跨省异地检车等便利,还推动 3 万多个汽车 4S 店等代办交管业务,推广 “交管 12123” 手机 APP 实现 35 项业务网上办,这些举措促进了机动车保有量和驾驶人数量的增加,推动了机动车和汽车保有量的上升,日益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据公安部发布的统计数据,2024 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 1680 万辆,新领证驾驶人 1397 万人,同比增长 17.36%. 其中,汽车新注册登记 1242 万辆,同比增长 5.70%;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数量 429 万辆,同比增长 39.41%,创历史新高。
在此背景下,作为贵州省会的贵阳市,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交通出行的幸福感、获得感,自2021年底花大力推进城市治堵工作,市委市政府高位统筹,全市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借助大数据“互联网+交通”监测手段,以交通治理、末端管理为切入口,推动工程改造、优化公交设置、打通道路“微循环”等协同共治措施不断延伸,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为创造绿色健康可持续的贵阳城市交通接续努力。
百度地图交通大数据监测结果显示,2024年贵阳市交通拥堵治理效果持续改善,全天交通拥堵指数较2023年进一步下降,百度地图2024年百城排名贵阳位列第30名,退出百城全天交通拥堵指数前25名。
贵阳市整体交通环境在持续优化,但夏季爽爽贵阳火爆出圈后,近两年6、7、8月份贵阳的拥堵指数和排名相对全年来说较高。进一步剖析内部各行政区(市/县)交通情况,云岩区、观山湖区、南明区,三个核心城区依然是全市交通出行繁忙区域,节假日前后、周一早高峰和周五晚高峰时段通勤交通出行较为集中,主干道交通负荷仍然较高,需进一步拓展大数据在交通方面的应用,提升公交分担率,从规划引领建设道路的“可达性”而非“快速性”,让群众出行更便捷。
交通治理,作为全球城市共同面临的复杂难题,必须要采取系统化、科学化的治理策略,既要因地制宜,又要标本兼治,而我国近三十年来城市化进程迅猛,出现的城市交通问题“前无古人”。长期的实践表明,一味拓宽道路、提升道路等级和车速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改善城市交通,宽阔的道路由于不便捷反而会在高峰期增加绕行距离,我们深知交通的目的是实现人和物的转移,城市路网交通的改善还要进一步依托大数据分析的优势,通过建设窄马路、加密路网的方式来增加道路长度,提升道路的可达性和便利性,进而提升城市交通服务水平才是可取之策。
贵阳市在拥堵治理的实践中,展现了城市的前瞻性的思维和创新性的举措。依托先进的互联网交通大数据技术,构建起一套立体化的交通监测体系,实现了对城市交通出行时间、空间分布规律的深入洞察和实时把握。通过综合施策,贵阳市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也为城市交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