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脱贫故事】李高宏:化压力为“鸭力” 奋力坚毅脱贫
我叫李高宏,今年39岁,家住瓦寨镇观音阁村四组,家中有4口人。2013年被诊断出尿毒症后,我与妻子朱目方共同在家发展家庭养殖业。“三穗鸭”养殖不仅改变了我的生活,还让我的家庭步入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时间回到1997年,初中毕业的我远赴广东东莞务工,从事饮料买卖工作。后来又去到福建,进入一家外包装工艺品公司。经过多年打拼,手里的积蓄渐渐增多,于是我开始结婚生子,经营起幸福美满的家庭,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可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在外务工的时候,我时常感到身体有些乏力,经医院检查确诊为尿毒症。拿到医院的诊断结果,如晴天霹雳,给我的心灵一顿重击。
我怀着忧郁的心情回到家乡,经过近一年的治疗,我的病情有所好转,但再也无法外出务工挣钱了。可是,为了供养我的两个孩子读书,我决定做些事情。我的父亲是一个从事了40多年有着丰富养鸭经验的“鸭农”,自己从小跟着他养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于是,在父亲的技术指导下,我开始养起了“三穗鸭”。
2014年,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我在村里面建起了一个100平方米的养殖场。那个时候,我早上在医院透析,下午便回到养殖场整理订单和准备肉鸭,当晚或第二天一早将鸭子运送到县城。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我每年养殖的商品鸭多达6000羽,其中蛋鸭每年都在300羽左右。鸭子长大后,最开始没有销路,我用竹蔸装着鸭子,在县城家禽市场摆着卖,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客户渐渐多了,销路渐渐打开。通过两年的发展,“三穗鸭”养殖场在我的苦心经营下逐渐步入正轨。2017年,基地里第一批就出栏了1300余只“三穗鸭”,纯利润收入达到6000多元。
2018年,我的家庭顺利脱贫。脱贫后,我决定将养殖规模扩大。我与两个合伙人另择场地,通过贷款加上自己的积累以及政府补贴,共投资50万元,建成了一个2000平米的养殖场。现在,这个养殖场最多能容纳20000羽“三穗鸭”。为了替补养殖场卖出去的鸭,我还买来每月可孵化4000只鸭苗的孵化器,利用养殖场的鸭蛋孵化鸭苗。
如今,“三穗鸭”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尽管病痛依然折磨着我,但每天看见一群群“三穗鸭”正在欢快的觅食、嘎嘎的叫个不停,我觉得人生充满了希望,相信未来的路,会越走越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