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者】闻好“好好聊天”:互联网让我们更幸福了吗?
书籍点亮生活
让《领读者》带我们到达最远的地方
像一艘船,如一匹马
穿越时空,跨越山河
读书,读人,读世界
多一度听见,多一度温暖
【好好聊天】
本期话题:互联网让我们更幸福了吗?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幸福,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同时,互联网也让我们产生焦虑,让我们担忧隐私被泄露……
当我们的生活和互联网密不可分,我们谈论互联网的幸福、孤独与狂欢。
从社交平台到互联网购物,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你对互联网有怎样的担忧?
有人说,互联网进入了“中年危机”,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大数据的安全之墙如何建?
人脸识别的应用边界在哪里?
老年人的“数字时代”该如何弥合“数字鸿沟”?
南方:快节奏下的慢生活,快时代里的慢坚守
闻好:短视频虽短监管不能短,刷脸有温度更要守法度
龙荣远:数字中国是每个中国人的中国,数字化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本期聊天者:龙荣远 高级工程师,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随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也越来越追求“短、平、快”带来的体验,快递要快、外卖要快、下载要快、赚钱要快、倍速看电影,短视频流行……我们都开始活在“即刻”的状态中,追求即刻满足感。正是在这种“快快快”的节奏下,我们的心境也变得焦虑、浮躁。这种“零时差”的要求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消息即刻得到回复,付出即刻收到回报,看书即刻收获知识,跑步即刻减肥成功,快递即刻抵达收件,新闻即刻获取资讯。在全社会将“快”作为一种标准时,在收获“快”的满足时,我们也收获了与“快”有关的副产品。
科技的便捷拉近了人与人、人与世界的距离,让沟通交流、获取商品更便利,但也造就了更快的生活节奏,但这并不一定因此让我们更加亲密、更加幸福。如何在这样一种快节奏的世界中,找到更高效工作和更从容生活的方式,从而达到外部忙碌与内心平静的平衡,也是许多人所苦苦寻求的。如同汽车必须有动力系统和刹车系统一样,一个决定“快”,一个决定“慢”,一个都不能少。我们需要把自己从不必要的繁杂忙碌中抽离出来,实现“快节奏”下的“慢生活”,“快时代”里的“慢坚守”。
微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按功能来判断,微信甚至已经突破了“沟通工具”的范畴,成为一款囊括众多功能的应用软件,包括信息、搜索、语音、视频通话、支付、购物、小程序、视频浏览等。
我们一开始发朋友圈的初衷,是为了记录美好生活的点滴,但是后来越来越多的人从朋友圈消失了,甚至关闭了朋友圈。原因可能有几点:一是朋友圈容易暴露自己的隐私和弱点,二是朋友圈营养不良,再一个是担心久刷成瘾,被牵制太多的时间。从每条状态都有N 多点赞和评论,到现在渐渐习惯了悄然沉底,心态也从“求点赞求评论”到现在“你赞或不赞我都在这里”;从“圈内大放送”到“部分可见”分组屏蔽,从“不允许看我的朋友圈”到“不看对方的朋友圈”;再到“删除、拉黑、清理”,圈里的那点事相信很多人都体验过。
朋友圈的英文名是Moments,捕捉生活中美好的瞬间。与其在朋友圈留下一片空白,连回味的机会都没有,不如用恰当的方式,展示自己真实又精彩的生活。因为当你想通过封锁朋友圈来掩饰自己的时候,其实只会推开爱你的人。你只会伤害到在乎你的人,不在乎你的人并不会在意你发不发朋友圈。
【好好聊天】和你聊:互联网让我们更幸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