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出发!避暑就来黔西南:在山水画卷里,过个凉爽舒适的夏天
盛夏炎炎,避暑寻凉正当时!贵州以其得天独厚的清凉气候与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海内外游客心仪的避暑胜地。动静新闻客户端动静号、“学习强国”贵州学习平台联合推出联动策划报道《现在出发!避暑就来贵州》,抓住暑期黄金旅游季,全景呈现贵州各地独特的夏日魅力与清凉资源,吸引更多游客来黔尽享清凉一夏。
盛夏七月,黔西南的清风正穿过万峰林的稻田,拂过招堤的荷瓣,托起坝盘的桨板,将盛夏凝固成一首田园诗。绿意翻涌的峰林,粉荷摇曳的荷塘,黔西南的夏天是大地调色盘上最清新的那一抹。
万峰林景区 胡云江 摄
气候优势:
大地上的天然空调
黔西南的清凉密码深藏于地理基因中。这里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带,平均海拔1200米,森林覆盖率高达63.19%,常年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超3万个,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四季康养之都”称号。
当同纬度地区陷入酷暑,黔西南夏季平均气温始终保持在21-25℃。林海如绿色波涛翻涌,从高处俯瞰,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喀斯特峰丛间。这种气候禀赋造就了独特的生态奇观。马岭河峡谷在这个季节迎来高光时刻——瀑布群进入丰水期,飞瀑从200多米高的悬崖倾泻而下,在谷底撞出雷鸣般的轰响。水雾弥漫的步道上,游客们穿着薄外套仍觉凉意袭人。“这里体感体验太好了!”
马岭河峡谷
动静皆宜:山水之间的避暑方程式
黔西南的避暑美学,在动静相宜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万峰林景区,清晨,来自西安的李雨乘坐观光车盘旋至山顶:“看下面就像一幅立体山水画,到田间又仿佛融进画中。”她描述的正是万峰林独有的“双重视角”——远观磅礴峰海,近抚稻浪千层。
在民宿的露台上,游客们傍晚捧着刺梨汁,看夕阳给峰林镀上金边。“房间要提前半个月订,暑期几乎是满房的状态。”店主指着远处稻田里摸鱼的孩子笑道,“他们抓到鱼直接让厨房煮酸汤鱼,这才是真正的鲜。”
峡谷激情:与水共舞的冰爽挑战
马岭河峡谷则上演着速度与清凉的交响。全长13.8公里的漂流线路,途经18险滩、20急湾、30深潭,橡皮艇在浪涛中起伏跌宕。
“抓紧!大落差来了!”教练的喊声未落,橡皮艇已从三道滩俯冲而下,冰凉河水劈头盖脸浇透众人,换来一片畅快尖叫。来自广州的张明湿透全身却满脸兴奋:“比水上乐园好玩十倍!关键是纯天然的冰镇体验。”
夏日记忆:荷风桨影里的夏日记事
5000亩荷塘正在上演夏日限定盛宴。走进安龙招堤国家湿地公园——贵州十大魅力风景区之一,眼前景象令人屏息:层层叠叠的荷叶铺满水面,粉红、雪白、淡紫的荷花亭亭玉立,在微风中轻颤。
安龙招堤景区
走进招堤景区,满池争相绽放的荷花在层层叠叠的荷叶丛中亭亭玉立,微风吹拂,摇曳生姿,散发出阵阵清香,形成夏日里一道靓丽独特的风景。游客们徜徉其间,兴致勃勃地赏荷拍照,尽享荷韵之美和清凉之意。
招堤景区汉服体验馆游客正在排队试穿汉服。大家都想美美地与荷花合影,背景是5000亩荷塘,粉白芙蕖在晨雾中摇曳,三百年植荷史在此刻具象化。荷塘深处,“荷花赛道”上的跑者与游船交织成趣。
今年夏季,安龙县以荷为媒推出2025“加油之旅·荷您同行”文旅活动。夜晚的荷塘将化身光影艺术空间,游客可提灯夜游,在荷香月色中感受别样浪漫。
桨板运动:古寨与现代运动的碰撞
40公里外的坝盘古寨,南盘江的“玻璃水”正被五颜六色的桨板划破。“跪板!划桨!起立!”教练的指令干脆利落。
走进安龙县万峰湖镇坝盘村,白色的沙滩,波光粼粼的湖面,五颜六色的桨板在湖面上来回穿行。蓝天白云的映照下,万物的“饱和度”都被拉满,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了漫画世界。在清凉的湖水上,可以感受一人一桨一板一世界,也可相约朋友一起在欢笑中“乘风破浪”。
坝盘古寨的“四古”技艺(造纸、织布、榨油、酿酒)与新兴运动奇妙共生。千年古榕下,韦奶奶的织布机成为桨板姑娘们最爱的拍照道具。“玩水,学学织布造纸,再品尝一下米酒,这才是沉浸式避暑。”深圳游客林先生在长桌宴上连喝三碗酸汤鱼,吊脚楼里飘来菜籽油的焦香。
人文沁凉:在时光褶皱里寻找宁静
黔西南的清凉不仅存于山水,更流淌在文化血脉中。
古城夜色:穿越百年的清凉漫步
贞丰古城的石板路在夜幕中泛起微光。浙江女孩林晶晶身着靛蓝布依族服饰,银项圈在灯笼下闪烁:“租衣服才30元,拍照发朋友圈被问爆了!”像她这样的“民族风旅拍客”今夏增长三倍,绣娘店铺的蜡染布料供不应求。
而在晴隆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变成露天汽车影院。游客坐在吉普车里啃着烤玉米,看《二十四道拐》纪录片,山风穿过车窗,将历史沧桑吹成惬意清凉。
研学秘境:地质与人文的双重课堂
黔西南还有晚清名臣张之洞之父张锳“知府添灯油”的故事,是“加油文化”及重教兴学的根脉所在,以张之洞为代表的大批历史人物承载了历史的厚重,也绽放着特有的芳华;在黔西南州博物馆,可以感受汉朝文化;走进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可以了解亿万年的地质文化……
安龙县则上演着文化穿越。加油文化院里,研学团队体验清代科举“开笔礼”;半山亭中,学子们临摹张之洞《半山亭记》。
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内,孩子们正用凿子敲开页岩。“看!贵州龙化石!”从北京来的小学生王轩激动地举起2.4亿年前的生物印记。博物馆开设的化石修复课暑期预约量增加。
“时空转盘活动带我们回康熙三十三年筑堤现场。”来参加安龙研学的高中生李雨露说道,“原来‘加油’典故出自这里,比在课桌上刷题有意义多了。”
云屯星空树屋酒店
绿意栖居:森林包裹的康养梦境
当城市热岛效应加剧,黔西南的森林康养产业悄然崛起。
树冠之下:森呼吸的疗愈力量
在云屯生态体育公园里,目之所及,皆是风景。“园区自2018年底投入使用以来,就深得周边游客青睐,平均每天接待省内外游客上万人次。”贵州万峰(集团)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云屯亲子游非常受欢迎,孩子们肆意奔跑纵身山野,青少年体验速度与激情,中老年人寄情于大自然。
云屯星空树屋酒店
趁着周末,周平特意从贵阳开车和闺蜜一同带着孩子来到云屯星空树屋酒店。周平是在网上被树屋酒店所吸引的,初衷是孩子会喜欢,但来到这里一夜好眠后,自己也深深爱上。
民宿集群:打开峰林的正确方式
万峰林民宿集群已成行业现象级IP。“榕宿”的悬空茶台正对八卦田,主理人将布扎艺术融入客房;“峰叁”的露台泳池倒映星轨,天文望远镜免费供客探秘。
“避暑经济本质是时间经济,”旅游学者指出,“游客愿意为‘躺在床上看稻浪翻涌’的时光付费,这推动黔西南旅居产品均价有所提升”。
当夜幕垂落万峰林,广东游客陈佳坐在民宿的观景台,看萤火虫在稻浪间起舞。他抿了口刺梨酒对妻子笑言:“古人说‘心静自然凉’,在这里,心不静也凉。”
黔西南的21℃夏天,是大地精心设计的生态奇迹,是山水与人文共酿的陈年美酒。这片被低估的避暑天堂,正以森林的呼吸、江河的脉搏、古寨的晨昏,重塑人们对盛夏的认知。
黔西南的夏天,峰林依旧托着云朵,荷塘仍然摇曳生姿。这片土地以绿色为底色,以清凉为韵律,年复一年书写着永恒的夏日诗篇——等待着每一位渴望逃离酷暑的旅人,慢慢走,别辜负了夏日好时光。
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编辑:王 曦
责编:王 军
编审:张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