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穿越千年的力量:全国各大博物馆网上文物战“疫”接力

人民教育 | 2020-03-02 08:28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此次疫情发生后,国内各界都积极支援,帮助宣传、捐赠物资、勇敢前往一线贡献力量……而在这些温暖的力量中有一个在微博上发起的活动很特别,在该活动倡议下,各地的博物馆们开启了别出心裁又令人备受鼓舞的文物战“疫”接力。一起来了解下吧!

在微博上,最近发起的“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系列”活动赢得了不少网友的关注,此次活动意在通过精美丰富的文物展示,为抗疫行动汇聚精神力量。活动中,天南海北的博物馆们以接力的形式,给各自的“当家文物”做出了近百张“战疫”海报。

宅在家里为祖国做贡献的网友们纷纷点赞,并留下了自己对祖国的祝福——
@砚水凝简:好赞
@范评评:不带任何主观情绪我都情不自禁想要点赞!
@风雨泪人123 : 共战疫情,盼望春日到来,春和景明河清海晏。
@天河水后:疫散人安,天佑中华!
@狮子张恒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互助,共克时艰。
……
中国文博在2月11日以金沙遗址博物馆藏的“太阳神鸟”金饰开启了这场接力。
 
就是下面这张图~~

 

神鸟绕日飞翔的图案
既代表古人对光明的向往、
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
也表达了追求光明、团结奋进、
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
至今共有海内外90家官博参与了进来,第一轮接力已圆满完成。每家博物馆都很用心,精挑细选的文物配上或振奋人心、或别出心裁的文案,一定能把必胜的力量和决心传递给武汉(湖北)和祖国。
瑞兽佛陀,共佑中华
参加接力的博物馆里有的召唤出了馆藏的瑞兽,为了祈佑祖国能够渡过这次难关。

比如天津博物馆和天津美术馆就用一只南北朝时期的黄玉瑞兽表达了决心:

咸阳博物院选了1972年从咸阳市周陵镇新庄村汉元帝渭陵北汉代建筑遗址出土的玉辟邪,它俯卧着身子,昂首挺胸、张口露齿的模样,像极了在警告邪祟、不祥之物快快退散:

辟邪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
似狮形,有翼有角,
威武凶猛,辟除邪崇。
古人认为玉也可以辟邪驱疾,佑护生灵。
荆州博物馆选的是战国时期的虎座鸟架鼓:

徐州博物馆拿出了馆藏的龙形玉佩:

临沂市博物馆携神雀负雏衔鱼铜熏炉,愿雀引祥瑞,山河无恙:

焚香是古人借以抑制霉菌、
驱除秽气、祛除疾病的一种方法。
朱雀是“天之四灵”之一,
为南方的守护神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派出了自家的铜虎: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则派出了玉鹿:

 

福同享,有难同当

四海之内皆兄弟,武汉(湖北)有难,我们当然要与之同心协力,共克疫情。

在这次文物海报接力中,还有不少博物馆直接亮出了自己的“镇馆之宝”——
甘肃省博物馆用东汉铜奔马给武汉送去祝福:

宁夏博物馆用西夏石雕力士志文支座将从逆境中奋起的精神力量传递给了大家:

白砂石圆雕男性力士的形象
表现出了负重者坚忍不拔的毅力,
彰显了不为困难所屈服的气概。
上海博物馆和安徽博物院也都搬出了西周大克鼎和东周楚大鼎,表示将对武汉鼎力相助:
在潘氏家族的世代守护下,
“贮藏得所,克保永久”

前足足跟和左腹下外壁各刻“安邦”二字

而其他非“镇馆之宝”的文物也同样意义非凡,比如陕西历史博物馆请出的战国错金杜虎符,就代表着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虎符是中国古代调兵遣将之信物,
分为左右两半,一半在君王手中,
一半在驻军将领手中,
出兵时需要将两半符合在一起才能调动军队。
此为秦国杜县将领手中的左半符
文物提示,科学防疫
有几家博物馆还脑洞大开借文物宣传了一波科学防疫小常识。
金沙遗址博物馆给商周的大金面具“戴”上了口罩,借此提醒大家要做好个人防护:

曲沃晋国博物馆也用西周地龙流人足盘提醒大家病毒肆虐,一定要勤洗手:

商周时期祭祀和宴飨时要举行“沃盥之礼”,
这也意味着我国古代
就已经有了用流水洗手的卫生常识。
河南博物院还出了个文物版的防疫口诀:

而广东省博物馆和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则用上了“谐音梗”,借潮州金漆木雕瓶花门肚中的花瓶和元青花凤穿牡丹纹玉壶春瓶,祝愿大家都能平平安安:

此外,还有不少漂洋过海而来的祝福——
巴黎毕加索博物馆用互相扶持的《两兄弟》向我们表达由衷的祝福,我们万众一心,终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来自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的蒙娜丽莎,也用她的完美微笑给我们送上最真诚的问候:

法兰西军事博物馆用拿破仑在著名的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所佩戴的剑来参加此次接力活动:

奥斯特里茨战役75000人的法国军队
在拿破仑的指挥下,
取得了对87000人俄罗斯—奥地利联军的
决定性胜利。
我们一起,等待春天
下面是新疆博物馆藏出土于“精绝”古国遗址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臂褠)。
护臂织锦上有用宝蓝、绛红、
草绿、明黄和白色等五组色经织出的
凤凰、鸾鸟、麒麟、白虎,
以及金星、火星等五星星纹
和云气纹等大瑞纹样图案,
其间还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吉语。
下面,请出的是来自湖南长沙博物馆藏的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商周铜铙中最大的一件——商代象纹大铜铙与山西博物院的西周楚公逆钟。

铙为乐器,常用于军旅。

还有下面这些海报一起来欣赏——

燕,古称玄鸟,有吉祥鸟之称。
据说“瑶光星散开而成为燕”。
燕尾剪春风, 与人友善,是春光的象征。

最后的最后,武汉博物馆用一只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向大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