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蜘蛛侠”!匠心“画家”油漆工克服恐惧高空作业15年,用双手为高楼裹上新衣
英雄不问出处,草根亦能出彩。这里是由贵州二频道《百姓就业》栏目和贵州工匠行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大型专题报道《寻访贵州工匠》,寻找拥有一技之长的贵州匠人。本期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空中高人”,听说,他经常在高空吊篮里作业。
这位左手扶吊篮,右手拿滚筒,伴着晨光一起出工的工人就是本期故事的主人公张有钱。清晨六点,张有钱就来到了工地,今年是他在工地上做工的第15年,和平常一样,这也是他普普通通的一天。
油漆工张有钱:我上班时间是从早上六点半到下午六点,中途休息两个半小时,每天要工作九个小时。这个行业的人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要保证自身的安全,我们要把自己的安全带系好、安全帽戴好,才能去进行下一步操作。
身为一名油漆工,张有钱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给房屋建筑的外墙刷上涂层,这个工作看似没有什么难度,但却非常考验的工人的心态和体力。
摇晃着的吊篮,让人心里不寒而栗,一种离开地面的失重感和恐惧感扑面而来,普通人根本无法在吊篮上站立,而张有钱却要在这站都站不稳的吊篮里工作,有时甚至是一整天。别看现在的张有钱在吊篮上活动自如,其实,最开始的时候他也害怕过,他清楚地记得,上吊篮工作的第一天,就连晚上睡觉,都还能想起白天的紧张。
油漆工张有钱:当时的心情很激动,紧张得晚上睡觉都睡不着,但是两三天之后就没那么紧张了,后面就已经习惯了,我最多就做到了三十三层楼这么高。
张有钱虽然叫“有钱”,但是手头却并不宽裕,而且,为了挣更多的钱,就算是从事危险工作,他也心甘情愿。不怕吓破胆,只要有人喊。渐渐地,他的紧张和害怕被抛之脑后能够从容地面对每次高空作业,现在的他已经成为了工友们口中的“老油条”,这个称号可得来不易,这都是他用滚筒一次一次刷出来的。
油漆工张有钱:现在的油漆都是水性的,基本都没味道,但是早期时候的油漆都是油性的,油性的油漆的味道大、很刺鼻。
就算是每天吊在空中,闻着刺鼻的油漆味儿,张有钱也干得不亦乐乎。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张有钱在油漆工的路上越走越远,每天都铆足了劲儿干活。如今,他还有了两个可爱的儿子,这让他的小日子更有了奔头。
油漆工张有钱:大的那个孩子快13岁了,小的那个两岁半,就是因为上有老下有小,都要用钱,家庭条件不太好,以前我是在电子厂,经济压力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就只有干工地,因为干工地工资比电子厂高些,所以再苦再累,我都一定要坚持下去。
如果能有一份好工作,谁愿意四处奔波?回想起当初,张有钱离开了以前的单位后,就到工地做起了钢筋工,为了拿到更高的酬劳,他又做起了油漆工。后来,他开始不断地学习、考证,增加自己的竞争筹码,油漆工让张有钱拿到了前所未有的酬劳,直到现在,他都忘不掉当时的喜悦。
油漆工张有钱:拿到第一笔工资的时候,又兴奋又激动,我们刚开始做,一天应该是200块钱,一个月拿了五六千块钱,当时就觉得还是挺不错的。
很快就到了午休时间,早上连着工作了6个小时的张有钱,也是时候去“加油站”加点油了,对于张有钱来说,工地的宿舍就是他的加油站。张有钱居住的宿舍很简陋,但是他的要求也很简单,只要有床铺,能遮风挡雨就行。
张有钱不善言辞,更多的时候是在埋头苦干,工地呆久了,他也会很想家,家永远是他歇脚的港湾,妻儿的视频就是他回家的号角,只要有时间,他一定要先回家。
油漆工张有钱:工地离家刚好一百公里,每天回家我家小孩都跟着我,随时都跟着,感觉在工地是很累,但是当回到家或者和小孩儿打视频的时候,听到他们的叫爸爸,我所有的疲惫就都没有了。
在家里,他是顶梁柱;在工地,他是勤勤恳恳的工匠人。他的这双手,给一栋栋高楼大厦裹上新衣,也给家人创造了美好幸福的生活。
记者:《寻访贵州工匠》是贵州公共频道《百姓就业》栏目和工匠行共同推出的一档节目,我们找到了您,看到了您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对于您的这份工匠精神我们表示敬意,之后工匠行也会举办一次匠人品评的技能大赛,这是一份英雄帖,希望您能来参加。
如果说工作有颜色,那开工时,就是伴着晨雾的透明色;收工时,就是伴着夕阳的橙色。此时,张有钱迎来了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
热气腾腾的火锅配上白米饭,为大家驱赶了一天的疲惫。在工地上,像张有钱这样的工匠还有很多,因为责任与担当,也因为心中的一份热爱,他们每天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平凡而又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