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

沿河融媒体中心 | 2023-11-02 02:30

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始终如一抓好村容村貌提升,倾心倾力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乡村之美、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乡村美丽风景处处可见,农村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环境好,宜居又宜业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近年来,沿河大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乡村“颜值”不断刷新,内在“气质”也得到持续提升。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走进思渠镇荷叶坪村,一排排以美丽乡村、绿色生态等为主题的“彩绘墙”引人注目。映入眼帘的房屋、田地、河流、青山、道路交相辉映,美丽乡村画卷尽收眼底。原来的村道上泥泞不堪,牲畜、家禽粪便到处可见,如今,乡村环境舒适宜人,文明乡风浸润人心,生态宜居、生活富美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据悉,思渠镇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治理工作,将环境整治、乡风文明有机融合,村“两委”定期召集村民、各组组长、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评比活动,从环境卫生、邻里关系等方方面面综合评比,评定不同等级,根据相应标准进行实物性奖励,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显著提高,实现人居环境大变样、大提升。

产业旺,绿色又增收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深秋时节,正是蜜柚成熟上市的季节,祐溪街道白果村柚子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果农们穿梭在果园之间,忙着将成熟的柚子采摘、打包,勾勒出一副生动的“蜜柚丰收图”。
       该街道围绕“一强两富三创”目标,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坚持党建引领、示范带动、资源整合的路子,做好产业发展特色文章。发展蜜柚、花椒、黄桃、南瓜、辣椒等种植,持续辐射带动周边百姓增收。“我们村采取股份发展模式成立白果树村种养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将土地入股到集体统一流转管理,目前,我村柚子种植有600余亩,主要种植有白果柚、三红蜜柚、黄金蜜柚等品种,南瓜种植600余亩,花椒种植400余亩”。白果村村支部书记杨正飞介绍道。“今年柚子产量预计可达30万斤,产值或达60万元,干花椒产量5000斤,产值10万元,南瓜产量30万斤,产值10万元,预计年度可实现分红资金30万元”。

民风淳,向上又向善

民风淳,乡村兴,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打扫卫生也能获得积分奖励,用来换点生活用品,非常方便。”“这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没有了乱丢垃圾的现象,我家也被评上了卫生户。”联桥社区居民告诉记者。
       近年来,和平街道联桥社区村充分运用积分制、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引导村民更新观念,破除陈规陋习。发挥党员干部、身边先进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其自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践行者、引领者。
       “家里有考上大学的,庭院环境卫生比较干净的,还有婆媳关系,邻居关系好的都有一些奖励,每一项都有相应的分值,用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物资,以此激励居民爱护环境,树立文明新风尚。”联桥社区主任吴金魁介绍道。
       据了解,该社区一手抓管理约束、一手抓服务引导,注重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约定办事规模和标准,对各类榜样进行评选推荐,参与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调解,有效扭转了以往村民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不高、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现象。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上,沿河县正扎实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的生态宜居新蓝图。(丁乾勇 毛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