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之声 · 关注 | 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还有个小名儿↓
位于北京酒仙桥的著名文化艺术区——798,你去过吗?
△纪录片《归来》
你知道吗?这些现代画廊和博物馆在六十多年前,很多都曾是生产计算机零部件的厂房!
△纪录片《归来》
当时,738厂主要负责装配103机和104机,774厂和718厂提供电子管和电阻、电容、磁芯等元件。
这些独特的包豪斯建筑,存储了一个火红年代的记忆,也见证了一个国家坚定的意志。
△纪录片《归来》
这是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正式名称为103机,诞生于1958年8月1日。
△纪录片《归来》
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的张劲夫同志风趣地给它起了个小名,叫:“有了”。
大家所熟知的华罗庚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中国计算机事业当之无愧的创始人。
1957年2月,也就是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机诞生前1年,华罗庚先生访问了哈尔滨工业大学。
△纪录片《归来》
他建议哈工大制造一台他在国外见过的“三堆棋下棋机”。
如今,这台下棋机矗立在哈工大中心里,它看上去很不起眼,玩起来也没那么有趣。在六十多年前,华罗庚为何要造这样一台下棋机呢?
△纪录片《归来》
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伫立着一座女性科学家雕像,她就是夏培肃,有人曾经将她誉为“中国计算机之母”。
△纪录片《归来》
在华罗庚组建的第一个电子计算机三人研究小组中,只有夏培肃坚持了下来,一贯而终,为中国计算机事业奉献了一生。
△纪录片《归来》
从1956年开始,夏培肃用4年多时间为国家培养了700多名计算机人才,并成为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奠基人。
△纪录片《归来》
这些学生后来成为了中国计算机领域的中流砥柱。
1960年5月,夏培肃主持研制的107机终于完成,这是中国第一台真正自主研发的计算机。
△纪录片《归来》
而哈工大的下棋机,很可能是华罗庚想通过一台好玩有趣的智能计算机,让国人认识到计算机的价值。
“如果第一代计算机人,是在封锁的情况下打破封锁,我们就是要在开放的情况下打破垄断。”
夏培肃的学生,“龙芯”的研发者胡伟武说。
△纪录片《归来》
如今,我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从零到一,从无到有的突破。
有了?有了!
加油,我的国!
内容来源:CCTV纪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