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 | 32亿元“找回”记忆!黔中老底子炫彩城市新封面
现在的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儒林路。(管云/摄)
6月13日,记者在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儒林路看到,鳞次栉比的“古舍”引来不少行人驻足拍照,街边小店除了干本行还纷纷做起粽子生意,清澈的贯城河掩映在热闹的街市中……
安顺市投资32.28亿元打造的以“黔中老底子,安顺新封面”为定位的历史文化街区,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重现历史风貌。
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是2006年安顺市列入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时划定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安顺城区仅存的能够真实反映安顺历史风貌和格局特色的集中连片地段。
安顺文庙。(图片来源于网络)
改造前,街区虽然热闹繁华,但在时间洗礼下,一些年久失修的老建筑,变得十分陈旧,且易发生安全隐患。
此外,由于房屋建成时间久,配套基础设施缺失,街区发展逐渐落后于城市,成为安顺最早的棚户区。
2016年,安顺对南至中华东路、北至金匮街以北50至100米沿线、东至虹山湖路、西至中华北路这片区域启动保护与提升,核心区范围共35.57公顷。
通过修缮、恢复和改造后,房屋、街道保留传统风貌,外观古朴的房屋内部结构更加现代化、实用化;在街区上空纷乱的电线、网线等一扫而空,水、电、通讯管网等隐藏入地。
这样一来,商贩占道经营、住户乱排污水、乱扔垃圾等情况大为改善,街区整体功能得到提升。
穿街区而过的贯城河。(管云/摄)
街道上的许多老宅修缮一新后,又与酒吧、咖啡馆、文创商店等新业态结合,焕发别样生机。
区光滑的石板路连接起周边文庙、武庙、名人故居等历史单位,古朴的街区还与周边山水相映成趣,形成了人文与山水交汇的城市风光,宛如黔中“江南水乡”。
据了解,当前街区的改造工作还未结束,包括大中型餐饮、非遗文化馆、智慧停车、智慧社区等项目的A2期建设正在开展,建成后的街区届时将成为安顺重要的文化、休闲、娱乐综合区。
街区上一家文创体验店。(管云/摄)
作者: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