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快讯|赫章县达依乡 “五强化五提升”助推“四强四好”党支部建设

原创 | 2023-07-01 12:02

赫章县达依乡离县城11公里,全乡现有党员458人,其中预备党员19人。近年来,达依乡坚持以党支部“四强四好”工程为抓手,结合本乡党建工作实际,明确目标、细化措施,通过“五强化”和“五提升”工作措施,为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有效推进“四强四好”党支部创建,全力推动“固本行动”走深走实。

“五强化”筑牢基础

1.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一是成立“四强四好”党支部创建工作小组。落实“四强四好”工作清单,明确责任人,强化政治引领,有效推进“四强四好”党支部创建工作。二是以“五微”工作法(微课堂、微积分、微活动、微阵地、微服务),从小处着手、从实处抓起,见微知著,抓实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激发党建工作的活力。三是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抓好村级干部队伍及农村党员培训工作,让党的新理论、新思想落地生根,筑牢党员干部思想。

2.强化机制引领,推进责任落实。一是创新建立“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与“党建+积分”融合管理机制,突出党建引领,落实基层治理。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紧紧围绕“一宣六帮”工作法,为民办实事,助理帮扶提升工作质量。二是严格落实“3+1”保障。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及时消除返贫风险。三是用好“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坚持党支部对集体经济发展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抓大、强中、放小”要求,积极用好中央、省、市、县扶持资金,申报党支部领办集体经济实体项目6个;支持群众全程参与,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其中樱桃种植1200亩、雷竹种植项目500亩、枇杷种植500亩,年产值达120万元。惠及680户,4203人。

3.强化组织引领,建强战斗堡垒。一是采取“一表一图一审一评”的“四个一”发展党员工作措施,把更多优秀分子吸纳到党内来,确保村党支部每两年发展党员1名以上,壮大党员队伍,目前储备发展对象6名,积极分子31名。二是制定村级后备干部“一人一策”培养措施,动态储备33名村级后备干部,切实抓好后备干部结对帮带培养,确保村“两委”班子建设后继有人。三是持续深化干群关系,认真落实惠民政策,举办两期厨艺培训班,参训240人次,强化务工就业人员教育服务管理,实现有创业意愿的劳动力培训全覆盖。四是优化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创新采取“三微一码”(微台账、微学习、微服务、码行动)的工作方式,加大对16名流动党员管理,为推进“四强四好”党支部堡垒作用提供组织保障,确保农村流动党员“飞不断线”。

4.强化服务引领,聚焦发展大局。一是持续深化“亮身份、亮承诺、比作为”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为困难党员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二是用好“一账三结合”矛盾化解机制。根据乡党委安排,深度开展“百名干部下联户,齐心协力保平安”活动,凝聚干群力量,拉近干群关系,强化政策宣传,排查涉缅线索,调查社情民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社会治理“零”死角,扎实推进达依乡乡村治理工作走深走实。三是用好“一约四会”村民自治机制,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其中,移风易俗活动130次,申报办理红白事64次,阻止滥办酒席13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40次,其中,开展卫生评比18次,积分兑换300人次,价值12000元。助力乡村振兴,为推进达依乡乡村振兴提供服务保障。

5.强化示范引领,实现达标创优。一是积极开展“四强四好”党支部创建工作。按照“万千百十深化治理,十百千万积分激励”工作思路,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党建+积分”为激励模式,探索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与“党建+积分”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有力有效推动达依乡乡村治理工作迈入新的台阶。二是推进建成党群服务中心,按“一厅(室)多用、多厅(室)合一”要求,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和综治服务中心,设置群众接待大厅、矛盾纠纷调解室、心理询室、“党建+积分”管理中心等,赋予指挥调度,把党建、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移风易俗、民生保障、重点人群关爱等工作全部进网络,实现同网联通、同频共振,形成“中心+站点”的“一站多点”党群服务阵地矩阵,组织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活动,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体,积极为党员和群众排忧解难,以“示范引领+阵地服务”凝聚人心。

“五提升”振兴组织

达依乡创新治乡强乡理念,以发放“在党50周年纪念章”为契机,深入开展“五提升”组织振兴行动,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锻造过硬党员队伍。

1.以依法治理为遵循,提升支部战斗力。达依乡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落实“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化管理体系,开展全乡村民法治教育,提升村民法治观念。发挥“党建+积分”作用,推动群众广泛参与村级治理,力争网格内化解群众矛盾纠纷,有效实现受理信访“零距离”,接待群众“零”距离、解决问题“零”拖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将达依乡打造和谐平安建设示范乡,提升各村支部战斗力。

2.以凝聚人心为核心,提升支部凝聚力。以全员参与乡村振兴为主线,不断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文化活动广场,常态化开展“党建+积分”超市兑换物品活动,提高村民参与热情。健全村干部包联户、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关爱党员等机制,过去两年,解决群众困难诉求164件,宣传引导优秀分子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3.以文明创建为风尚,提升支部号召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院坝会,开展“微活动”,请“在党5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讲故事等形式,持续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村民议事协商、党史宣传教育等活动,群众参与率超过60%。充分利用乡村振兴“微课堂”、“魅力达依”公众号等平台,将各村党支部打造成党员集聚的“党员之家”和村民爱去的“文化之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发芽。

4.以强村富民为目标,提升支部引领力。坚持产业先行助推乡村振兴,依托毗邻赫章县主城区等地域优势,推进樱桃制种、乡村旅游、劳务输出三大产业发展,重点打造特色林果业种植区,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0余万元。按照创业优先、种养结合的发展思路,通过举办手工艺品制作、餐饮加工等技能培训班,劳务输出130余人,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

5.以筑强堡垒为根基,提升支部组织力。通过老书记帮带新书记,形成“一帮一”“一帮多”系统培养强队伍机制。从致富能手、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务工人员中精准培育后备干部33名,全面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创新实施“三单”(月任务提醒单,周挂号销账单,问题督办整改单)工作制,实行月评季考年定等,严格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绩效报酬”的结构性待遇,形成人人争先进、人人当先进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