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多措并举,推动全省传统村落高质量发展

文体旅事业部 | 2025-01-10 14:12

110日,记者从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是《贵州省传统村落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贵州省按照《计划》明确的总体要求,聚焦目标任务,推动传统村落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完善省级保护发展工作机制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2015年就成立省级领导小组,在全国率先以省政府名义印发《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5项工程。2021年,省政府印发《贵州省传统村落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重点实施传统文化保护、乡村风貌提升等8个专项行动。同时出台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相关配套文件,高位推进传统村落高质量发展,推动省级保护发展机制不断完善。

二是坚持法治先行,强化传统村落工作法治保障

早在2017年,贵州就颁布实施《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条例》,同时指导相关市县制定出台传统村落保护法规,明确各级各相关部门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责任与义务,以及对破坏行为的具体处罚条款和法律责任,推动传统村落保护进入法治化轨道。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探索保护发展多种模式

运用改革思维,在全省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国家示范州县和10个省级集聚区,因地制宜,统筹探索开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政府主导发展模式、数字博物馆保护模式、村企合作发展模式、精品打造模式,着力提升村落的公共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力改善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推动形成一批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保护利用示范村寨。

四是坚持补齐短板,夯实村落消防安全基础

贵州传统村落建筑多以木质结构民居为主,我们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专篇纳入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核心内容,组织开展连片木质结构房屋传统村落消防常高压系统等消防安全课题研究,编制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技术导则、消防规划指引、消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等技术规范。整合涉农相关资金,用于中国传统村落消防基础设施建设。20245月,我们联合省消防救援总队、省财政厅印发《贵州省50户以上农村木质房屋连片村寨消防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分两年完成全省2148个村寨水改”“电改2024年已完成1191个村寨改造任务。

截至目前,《计划》明确的8个专项行动40项任务已完成地方志编纂全覆盖、推进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中小学等12项,已阶段性完成传统村落逐步纳入贵州省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分类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据库等15项,正在常规推进在传统建筑前庭后院和公共空间打造具有乡土气息的三园(即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支持鼓励所有传统村落定期开展传统文化习俗传承活动等13项,预计到2025年全部完成《计划》明确的重点任务。

持续推进集中连片示范建设。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示范工作要求,有序推进一州四县(黔东南州、荔波县、石阡县、三都、镇宁)示范建设。目前,黔东南示范州通过住建部初步验收,荔波、石阡、三都、镇宁示范县按计划推进建设。同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支持,累计获得中央补助资金4亿元,下达省级专项补助资金8亿元。

持续推进连片融合发展项目打造。结合BA”“村超火爆出圈、荔波小七孔景区旅游流量带来的新机遇,在榕江、台江、荔波每个县选取3—4个传统村落,探索开展连片融合发展项目建设,下达省级补助资金5000万元。

持续推进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全省757中国传统村落已有486个建成数字博物馆并录入贵州馆,123个录入国家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平台。

持续加强宣传推荐。聚焦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结合各地资源禀赋,近日,各地陆续推出十条以中国传统村落为主题的精品旅游线路,通过媒体的广泛转发,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传统工匠摸底调查,先后在六枝特区、雷山县举办全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从业人员工作能力和水平。 

实施《贵州省传统村落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的这五年,是贵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最为关键、最为重要也是取得成效最显著的五年,直接推动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也为全省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了积极贡献。

记者|殷郅钦 仇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