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快报 | 香菇解锁致富密码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 2024-12-25 12:00

省内

贵阳市修文县六桶镇花榔村新建的香菇种植基地成功投产,4.3万棒香菇抢“鲜”上市。该村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公司,引导村民入股,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和村民资金建成大棚和冷库,培育香菇。与供应商合作提供技术指导,与市场达成订单协议,解决销售问题。基地产量6000多斤,预计年产值超40万元。利润分配中,村民占30%,村集体占70%,其中部分用于脱贫户分红,其余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新模式已吸引注资95万元,创造经营性收入1.2万元。(贵州日报)

寒冬时节,在毕节市大方县对江镇龙场村天麻基地,务工群众正忙着采挖天麻,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对江镇地处乌蒙山区,通过采用“原生境、低密度”的林下仿野生种植方式种植天麻,还原天麻的野生品质。对江镇以“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天麻产业,面积已有960亩,白龙村、大山村和龙场村的210户农户在合作社带领下参与发展分红,不少群众还在基地工作,实现家门口增收。(贵州日报)

冬日里,黔东南州岑巩县天马镇白岩坪村秋冬蔬菜种植基地的白菜薹和红菜薹长势旺盛。今年以来,白岩坪村以土地轮作方式发展白菜薹、红菜薹等“订单蔬菜”种植1000亩,预计总产量可达120多万斤,整季带动7000多人次就近务工增收,发放工资70多万元。(贵州日报)

国内

上线2年多以来,福建乡村振兴贷已惠及农业经营主体5000家,发放贷款超百亿元。(福建日报)

第三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在畜禽方面,全面查清了畜禽、蜂和蚕资源家底,新发现鉴定地方品种资源51个。与第二次普查结果相比,我国原有畜禽地方品种一个没少,还找回了曾经宣布灭绝的10个品种。(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