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劳动节
节日概况:
五一国际劳动节(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International Labour Day;May Day),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时间为5月1日。
节日由来: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工人阶级奋斗争取来的。
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工人每天被迫进行大量的劳动,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工人们决定斗争。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城市的35万工人举行大罢工和游行示威,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改善劳动条件,美国当局迫于国际舆论和社会压力,宣布实施8小时工作制。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为纪念美国工人的这次“五一”大罢工,显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力量,推进各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会议通过决议,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即现在的“五一国际劳动节”。
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上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节日意义:
五一国际劳动节具有重要意义,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
节日在我国的发展:
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将五一国际劳动节定为值得纪念和庆祝的节日,放假1天。而后放假时间不断调整,1999年调整为7天,形成黄金周。 2008年后,五一假期开始缩减,曾出现放3天、4天、5天的情况。
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举行集会或文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