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高海拔农村学校集中供暖,让学生暖身又暖心

2024-12-26 19:47

六盘水市水城区地处乌蒙山腹地,海拔超过1500米的学校占农村学校的58%左右。一到冬天,这里不仅潮湿寒冷、而且持续两三个月。为了让孩子们温暖过冬,今年水城区为4所高海拔农村学校安装了暖气片。这个冬天,这里的2913名师生将在温暖中度过。

早晨七点多,天还没有完全亮,水城区阿戛镇亮岩小学的学生彭贻司彤已经准备出门上学了。出门前,母亲邓芬飞一直叮嘱她穿厚点。

“我以前是走路到阿戛镇读书,要走两三个小时,比现在这些娃娃辛苦多了。冬天很冷,就提一个小铁锅一样的火盆,放点炭在里面,到学校以后就放在教室的桌子底下烤火。”邓芬飞告诉记者。

彭贻司彤现在的上学路在半山腰上,虽然只需要走20多分钟,但一到冬天就容易结冰。

“我每天都是走路上学,每年12月底我们这里就进入最冷的时候,会有雪还有凝冻。”彭贻司彤说。

彭贻司彤就读的亮岩小学海拔1600米左右,由于高差大、湿度大,冬天就连教室内的温度也很低。

为了让孩子们温暖过冬,今年水城区投入30多万元,为亮岩小学统一安装了电能+暖气片的供暖设备。每天早上,当孩子们还在路上时,教室里的暖气片就已经在预热了。

“7点30分,它就提前自动开机,8点左右学生陆陆续续到校了,教室温度就能达到19℃左右。”六盘水市水城区阿戛镇亮岩小学校长江宏告诉记者。

六盘水市水城区阿戛镇亮岩小学校长 江宏

今年安装了暖气片后,同学们有了一个新的习惯——一进教室就脱掉厚厚的外套。为此,学校今年还专门在每个教室加装了一排柜子。

“孩子们从家里面穿厚衣服来了,学习和活动都不太方便,到教室里面比较暖和了就用不着了,柜子的第一层就是专门设计给他们放外套的。”江宏说。

亮岩小学只有7个班级,这里的131个学生也都是走读。今年,孩子们对冬天的校园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我家离学校比较远,每天早上在路上的时候虽然冷,但是一进教室就非常温暖,就像家里一样。”学生付成槿说。

“以前因为冷手会长冻疮,写字的时候就不听使唤,现在暖和多了,我们穿的都是薄衣服。”学生张勇告诉记者。

对于办学条件的改善,学生家长浦海也深有体会:“现在条件比以前好得太多了,把孩子送到学校,我们不用担心他冷着、也不担心他饿着。”

据校长江宏介绍,学校是免费向学生供暖。“你看现在我们哪怕一个乡村小学,都能够拥有这样好的办学环境,这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而在海拔更高的阿戛镇盐井小学,今年水城区投入170多万元,为这里的25间教室、20间学生宿舍全都装上了暖气片。

“下晚自习就可以来宿舍,特别暖和。”学生廖昌汝带着记者去宿舍感受了今年新安装的暖气片。

学生颜修城也表示,没安暖气的时候,被子是冰的,经常穿几件衣服裹着一起睡,现在一回宿舍被子就是温的。

“以前非常冷的时候,就疯狂地搓手、跺脚,搓红了就感觉到暖和了。”学生尚长春晨说。

近两年来,水城区共投入460多万元,为5所高海拔农村学校安装了供暖设备,取暖电费等主要由学校公用经费支出,已让2900多师生受益。

全国人大代表杨恩兰多年来也一直在呼吁和关注高海拔地区农村学校的供暖问题:“水城区属典型的高海拔高湿寒地区,每年-3℃至-6.5℃的天数有近50天,海拔高度超过1500米的农村学校占全区农村学校的58.56%,其中海拔1800米以上的学校超38所。因此解决农村高寒地区学校取暖问题是非常迫切且必要的。”

目前,水城区正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分海拔,继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分步有序推进高寒地区农村学校供暖,让这项民生工程更可持续、惠及更多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