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平塘 | 美丽乡村入画来 淳朴民风日日新

贵州学习平台 | 2021-01-05 01:00

“十三五”以来,贵州省平塘县围绕“3351”发展总思路,深入开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工作,全县上下呈现经济持续向好、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在平塘2815.6平方公里的沃土上,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全面展开。

乡村旅游“复兴”百年古寨

初冬时节,不似春天生机盎然,但平塘县克度镇金山村落翁古寨却有别样的美。风儿给山林里的绿叶染上了红色、黄色、褐色……田野间色彩斑斓,风景如画。

“欢迎客人到我村,布依姊妹真高兴,高高兴兴把歌唱,八音弹唱也不停,唱上一首歌呀表心情……”

村民们在寨门口唱起山歌,走进寨子,铺设精巧的石板老路、质朴自然的石泥墙、曲折相通的幽深小巷映入眼帘,整个村落留存着古朴风貌,犹如一幅渐次展开的水墨画卷。这个百年古寨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也保存着原始的布依族习俗,2020年年初,落翁古寨获得“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

落翁古寨获“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

但在发展乡村旅游前,落翁古寨脏、乱、差,年轻人大多出门务工,寨子里只有老人跟小孩过着传统的自给自足农耕生活,没有什么收入来源,贫穷落后就是当时落翁的处境。

2018年村两委班子积极谋划,结合落翁古寨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依托接近“中国天眼”的区位优势,在相关部门的扶持下毅然决然干起了乡村旅游。

“我们这里得到政府很大的资助,开发了旅游产业,所以我们家乡发展得很快。”金山村落翁组群众杨光模开心地说道。

金山村落翁组群众杨昌志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家乡发展越来越好了,通过我们寨子里的乡村旅游,在2018年,我家总收入是10多万元,到2019年,我们的收入就翻了几番,到了30多万元,现在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在家门口吃起了旅游饭。”

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寨子里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弘扬和保护,通过发展,如今的落翁古寨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建起了“布依服饰民俗传习所”和“农耕民俗陈列室”,让游客能更好的体验和了解落翁古寨独特的布依族文化。

当下,落翁古寨的乡村旅游办得有声有色,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打卡,从前贫穷落后的偏远小寨如今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打卡地,乡村旅游正让这个古老的村寨发生着变化。

克度镇大满口布依古寨一角

在距离落翁古寨不远的克度镇金星村大满口组,你可以领略这里的山水田园风光,体验传统的农耕文化,感受布依族古寨的少数民族风情,探寻有着五百年的古屯堡文化遗迹……护栏篱笆蜿蜒曲折直至寨子的最深处,几处绽放在篱笆上的花朵点缀其间使人心情愉悦,青色石墙间的几幅布依族风情画让人欣喜着迷,整个古寨洋溢着浓郁的乡愁。

“我们这里食材地道,价格优惠。外地人都喜欢我们这个汤,多过来尝一下,还有我们这些特色菜,有时间你们都带朋友过来。”金星村大满口组满口香农家乐负责人黎泽横正忙着招呼客人。

黎泽横今年50岁了,他说:“这两年,我们克度的天文科普越来越热,现在国道从我们寨子经过,交通很便利,也给我们带来发展的机遇,我们就想怎样能把以前的贫困改变一下。我们成立了一个合作社,群众用土地和房子来入股,我们来经营,群众可以参与分红。从今年8月8日开业以来,迎来的客人也不少,厨师、服务员都是我们自己来做,大家现在不用出门打工了,每个月都可以拿到两三千元,目前到现在每个月都是7-8万元的营业额。下一步我们争取多联系几家旅行社,客人会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会越来越好,荷包也会越来越鼓。”

一路走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生机勃勃、斗志昂扬的全新克度。依托“中国天眼”,克度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那个贫穷、落后又边远的乡镇已经不复存在。现在,除了天文科普文化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克度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崛起,群众都端上了乡村旅游饭碗,日子正越过越甜。

“后备箱经济”推动美丽乡村蜕变

位于平塘县者密镇六硐坝区的六硐景区是国家3A景区,景区内峡谷幽深、河水清澈,有小三峡之称,拥有着集峡谷、河流、沙滩、草地、树林为一体的田园风光。如何在立足坝区发展农业产业的同时,激活坝区作为平塘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潜质,走出一条农旅结合的发展路子?是当地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者密镇平河村包村干部石兴美告诉记者,“以前游客来的时候后备箱带了很多零食,回去的时候后备箱就空了,没东西装了,结合这一点,下一步我们要打造的就是乡村旅游的‘后备箱’经济,让高效农产品塞满游客的汽车后备箱。”

美丽的者密镇平河村

现在,坝区“田园综合体”按“一心一带一环”规划布局,因地制宜,着力构建“农业+”产业体系,分期将坝区打造为集循环农业、产业示范、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平塘天利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石道春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发展农业,就是看到了这里的优势资源,他说:“我们最应该的是做好农业这一块的文章,保护好耕地,保护好环境,最后让老百姓在自己家门口有一个非常漂亮的环境,围绕景区景点,打造生产体验区、观光区。”

“我们也从长远规划来发展走农旅结合的这条路子,所以我们农业也发展起来,目的就是通过走农旅结合,来发展壮大我们第三产业,旅游业这一块,来增加群众的收入。”者密镇党委书记田景安信心满满地说。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六硐坝区的产业发展实现了规模化、规范化。者密镇把“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规划结合起来,既着眼“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又不忘“栽种好产业兴旺的摇钱树”。

如今,者密镇按照“田里种优质蔬菜,土里种精品水果,圈里养黑毛猪,坡上养生态家禽,家中生产民族刺绣”的发展思路,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革命大文章,合力打造“田园综合体示范区”建设。

美丽乡村

克度镇和者密镇只是平塘县建设美丽乡村的缩影,回眸“十三五”,平塘县坚持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将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范围日趋扩大,氛围日趋浓厚,美丽乡村建设知名度、美誉度日益彰显,呈现出“串珠成线、以线带面、面上开花”的良好局面,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平塘县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交通道路四通八达,配套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全县干部群众用自力更生、敢闯敢拼的干劲和精气神奋斗出了自己的新生活。

展望“十四五” 平塘县乡村振兴吹响号角

12月2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平塘县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召开,擘画了“十四五”乃至二〇三五年的美好蓝图。“十四五”时期,平塘县将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分类推进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保持乡土风貌,推动文化传承,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到2025年完成一批聚集提升型、特色保护型、搬迁撤并型和城乡融合型示范村庄建设。同时,将深入开展“志智双扶”,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建设一批“四园四美”美丽乡村,科学合理确定村庄发展方向,分类推进乡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者密镇六硐村荷花基地

“十四五”时期,平塘县将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州委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不懈走现代服务提质、城乡设施提升、文化繁荣发展、改革创新引领、民生福祉改善、天眼安全保护六条实践新路,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谋好篇,奋力开创中国天眼之城平塘未来更加美丽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