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之声· 关注 | 板蓝根,还能染布?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别具特色的衣物和布料↓
△纪录片《最“贵”的绝招》
再看这精细的笔触↓
△纪录片《最“贵”的绝招》
遇到高温会融成水的蜡,被蜡刀蘸起,一幅幅精致的染布图案,就这样在人们的巧手下被绘制成型。
△纪录片《最“贵”的绝招》
它们都出自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而这种染布方式,则是代代相传的“苗族蜡染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纪录片《最“贵”的绝招》
蜡染的关键,在于掌握好蜡的温度,以及作画时蜡的取量,还有事先计划好的图案样式。
△纪录片《最“贵”的绝招》
经过多次练习,染布人才能“妙笔生花”。
看,法国学艺人贺夏维的第一幅“画作”这就完成了。
△纪录片《最“贵”的绝招》
不过,这绚丽的蓝色,是来自哪种植物呢?
答案竟然是,板蓝根!
△纪录片《最“贵”的绝招》
板蓝根,也叫蓝靛草,被种植在贵州的深山里。
看,这是板蓝根新长出的嫩芽。
△纪录片《最“贵”的绝招》
但绿色的草,如何转换成蓝色的布呢?
原来,板蓝根和空气充分接触后,经过发酵,会发生反应,慢慢地变为蓝色。
△纪录片《最“贵”的绝招》
别看这蓝绿色的水有些骇人,居然是可以入口的!这是因为板蓝根本身就是可以食用的植物。
△纪录片《最“贵”的绝招》
给衣服上色,需要经过多次浸染。将布料泡进染缸中,看着颜色一次次加深。再放入高温水中,进行“脱蜡”,如此一来,之前用蜡刀画上的图案,就融化入水,变成白色。
△纪录片《最“贵”的绝招》
一件蜡染的衣服,就这样被制成了。
△纪录片《最“贵”的绝招》
苗族蜡染有着悠久的历史,《后汉书》上有“知染彩纹绣”的记载,丹寨县扬武镇拥有独特的蜡染艺术文化,也被中外友人誉为“蜡染艺术之乡”和“东方第一染”。
△纪录片《最“贵”的绝招》
除了蜡染,贵州还有哪些让世界惊艳的非遗技艺呢?还多着呢!
苗族刺绣、银饰、安顺地戏、赤水独竹漂、布依八音、采茶制茶......贵州非遗所蕴涵的东方智慧,都在纪录片《最“贵”的绝招》中,被一一讲述。
△纪录片《最“贵”的绝招》
《最“贵”的绝招》
用第一视角
追寻贵州非遗技艺
内容来源:CCTV纪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