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

人民出版社 | 2022-05-11 15:06

内容简介

本书力图把哲学反思与政治意识结合起来,探讨“中国式的现代化”的规律,以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从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的实践”到第三章“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及其特征”为上篇,主要从理论上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及其客观根据,以及经济较为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的形成及其特征;从第四章“世界历史中的东方社会及其命运”到第十二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双重动力”为中篇,主要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历程,改革开放的内在矛盾、根本动力、历史作用和伟大意义;从第十三章“邓小平理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到第十七章“以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发展理论”为下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全书力图把真实的描述和深刻的反思结合起来,把哲学思维力量的穿透力和哲学批判精神的震撼力结合起来,把自觉的哲学意识和敏锐的政治眼光结合起来,从理论上再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必然性,再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探索的艰难性,从而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将一个古老的民族如何在世界东方崛起的“壮丽日出”展示出来。

作者简介

杨耕,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曾任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哲学)组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部,代表作为《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危机中的重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代阐释》《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重大项目等7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课程奖等国家级奖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