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堂”特别策划丨经典永远年轻——蔡乐薇X南方:年轻人们,要多读读传记
因为有书,时光便也不会老去
经典永远年轻
FM91.6贵州音乐广播 联合
贵州文学院“精读堂”特别策划
特别鸣谢:千翻与作

点击音频收听节目
本期嘉宾:蔡乐薇
千翻与作书店总经理
“千翻与作”书店
“历尽千翻,终得一作”,“千翻与作”由此而得名。在贵州“千翻与作”,是一个有着浓厚方言色彩的词汇,“千翻”原意为爱折腾、“作”有不将就之意。
在“千翻与作”这个人来人往的真实空间里,人与人交流,人与书交流,人与艺术、创意和生活交流。我们期望建造一个美好生活方式的综合平台,有文化属性,有生活气息,又承担城市文化公共资源建设的责任,将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文化生活空间带给城市,成为汇集人群、集合创意思想的多元素综合发展平台,并开创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新兴文化生活方式。
1、一本书之所以称为经典,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经典有对于时代变迁的记录和细腻的描绘,带来对读者的感知和美好的认同、感恩,思想与深度,写作时的笔调,是经典的组成。好的文字,它是感慨,是内心深处的共鸣,对人生的反思,认清自我,不定义自我的交流,经典文学,广为流传,是共鸣的引发,人生没有重复的经历, 在文字的引领下会产生很多思想上的交流,百人同读一本书,对书的理解,文字带来的场景化,都是不同的,这来自于对人生的理解,对人性的认知,对事物的态度。经典的定义是不被定义,故事阐述的是过程,却能引发无数的遐想。
2、为什么要读经典?
阅读,是认知的宽度,关注知识请抱持谦卑的态度,广泛阅读,不定义,大知闲闲,小知间间,有大智慧的人,总是广阔豁达的,人生的组成,一部分是自身经历,一部分来自大智慧,大智慧的形成,是不断的累积,阅历是组成,认知是宽度,阅读是扩展认知的途径,阅读经典,看别人的故事,过自己的人生,是不定义,不设限的过程。
3、哪些经典曾深深影响你?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亦舒系列
杨绛《走在人生的边上》
王石《大道当然》
普京《强权与铁腕》
麦家《人生海海》
4、推荐一本经典书籍,并阐述推荐理由。
麦家《人生海海》没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
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小说格局看,麦家是少有的能够将上世纪80年代先锋传统转移和安放在当下,并在当下激发出新的活力的作家。读麦家的小说可以隐隐约约感到他在向卡夫卡式现代命题靠近。麦家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应该是对一个湮没的传统的打捞和再造,他修复了文学和大众之间的通道,使得文学的广泛和有效阅读重新成为可能。
5、我们应该如何阅读?
文字是没有边界的交流,关于阅读,我建议不设限,最好的入口还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先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在此之后,多面的涉足一些自己不太了解的领域,去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也为知识的积累奠定一定的基础,再有习惯和知识结构后,可以选定最近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的阅读,在这个部分,可以选择领域相同,但是题材不限的方式来多角度和多面的阅读来丰富这个领域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以达到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在阅读中寻找自己爱好。
国学文化是道德的镜子,历史可以带来宏观的认知,悬疑,小说类却是逻辑能力的提升,艺术是对美的认知,文学是人生的多样体会,经济学,可以带来微观的建设,社会学,是社会科学的宽广认知。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嘉宾提供并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