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酒博,贵州酱香白酒越酿越醇,剑指高质量发展
荟萃美酒佳酿,酱香回味悠长。在第十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上,以酱酒为主打的贵州白酒依然是重头戏。在前9届酒博会的基础上,贵州美酒越酿越香,各大酒企通过“做足酒文章,扩大酒天地”的发展魄力,展示贵州酱香型白酒的独特魅力。
在第十届酒博会上,仁怀发布了“世界酱香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仁怀)发展指数”,这是全国首次对外发布酱香酒发展指数,对引领酒类品牌发展,酱酒产业向国际化迈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借力强劲发展势头,仁怀酒投公司、贵州黔酒公司、茅台镇一九一五酒业等企业与多家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并进行现场签约。
贵州黔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万兴贵表示,立足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优势,黔酒推出战略大单品黔酒一号,同时着力推进白酒工业与文化旅游的有机融合。“未来5年,黔酒一号大单品的销量至少要突破5个亿。接下来,我们将以‘酒庄+’的营销方式,在茅台镇范围内构建一个一个小而美的黔酒酒庄,把酒的体验跟贵州的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仁怀酱香“风景这边特好”。同样,酒博会上,来自赤水河畔7.5平方公里核心产区的金酱酒也受到了不少经销商和消费者的热捧。仁怀市茅台镇金酱酒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陈静雅热情地向顾客介绍金酱酒的生产工艺和口感特点,并讲述从小灶酿酒,到作坊烧酒、现代企业制酒的酒工业发展历程。
陈静雅说,企业以前主要是生产散酒,现在的发展思路是建设品牌,未来还将打造酱香酒谷,迈上较高发展台阶。“为了更好地在市场上做推广,让消费者有一个更好的认可,我们专门把酒体进行分门别类的储存,保证品质的稳定性。还有包装形象的提升,也是希望把我们金酱这个品牌的价值化,在市场上可以得到更大的扩展。”
除了核心产区酱香白酒发展热,更多的贵州酒企在今年的酒博会上同样“表现出色”。酒博会3号馆,一抹沉稳端庄的蓝色扮靓金沙古酒展区,吸引着来往客商驻足品味赤水河上游的醇醇佳酿。
贵州金沙古酒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鲲鹏介绍,金沙古酒已有90多年历史,目前正紧跟酱香型白酒发展热潮,从技术、设备、流程等方面进行优化升级。
“我们要把握住酱酒的风口,酿造正宗的典型的贵州大曲酱香酒。同时会成立我们的酱酒研究所,从分子结构、食品发酵、健康属性等方面进行研究,不断地去发掘古人留下这套非常复杂的酿酒工艺,用科学的技术方法来解读酱酒的密码。”周鲲鹏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企业计划通过5到8年,达到10到20亿的销售产值,打造成为酱酒行业的知名品牌,突出、放大贵州酱酒金沙产区的优势。
“做足酒文章,扩大酒天地”,正是贵州酒企的扬帆搏击,让贵州白酒产业在2019年成功突破千亿元大关。数据显示,2019年,贵州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产值1131亿元,完成增加值1089.2亿元。同年,在全国白酒行业中,以酱酒为主的贵州白酒以全国3.5%的产量,实现了全国42.4%的利润总额,保持全国白酒行业第1位。
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工业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张伟杰表示,下一步将加强与酱香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对接与交流,提升核心产区的品牌美誉度、社会知名度和消费者忠诚度,打造酱酒产业集群。
“一是深度挖掘酱酒文化底蕴,推动茅台博物馆朝新型工业博物馆转型,使陈列其中的珍贵工业遗产‘活起来’;二是依托仁怀丰富的酱酒工业遗产资源和独特的生产工艺,大力发展酱酒工业旅游,促进仁怀白酒产业转型发展;三是推动酱酒工业文化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在参观与体验中了解酱酒工艺,感受酱酒文化。”张伟杰说。
据酒博会组委会统计,9月9日至9月11日,累计达成投资贸易总额220.26亿元(其中投资贸易签约仪式达成41个项目,合同总额175.7亿元;线上达成贸易总额25.04亿元;线下达成贸易总额19.52亿元<其中现场销售6.60亿元>)。累计进馆观展人数29721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