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5部直逼满分的神作背后,是一群怎样的摄影师?

纪录片之家 | 2019-11-20 16:13

这两天,厂长的朋友圈又被一部直逼满分的神作刷屏了。

看到戴维·阿滕伯勒的名字就反应过来,又双叒叕是BBC!有完没完!

一年要出多少部自然纪录片才够!也不怕观众审美疲劳……

然而事实是,真的不会疲劳!……开播两集,就已经9.8霸榜。

向来严苛的IMDb都给出了9.7的高分。

画面和场景以及故事线,保持了BBC自然纪录片的一贯高水准。帧帧是壁纸!

当然,厂长不是来给你安利这些纪录片的,网上介绍片中震撼画面的文章要多少有多少。

今天,我们来聊聊BBC纪录片幕后的故事。

图片来自BBC官网

其实不光《七个世界,一个星球》,仅仅过去这一年里,BBC就播出了5档高分自然纪录片。

从去年末9.5分的动物纪录片《王朝》,到今年的自然纪录片《我们的星球》(9.8分)、航拍纪录片《从太空看地球》(9.6分),再到非洲大草原生态纪录片《塞伦盖蒂》(9.5分),大家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

看到BBC,就是看到了纪录片的保证。

以一年5部的速度,出品着超高质量纪录片的BBC,不仅带给了我们视觉盛宴,还给了我们强烈的心灵冲击。

然而在它们的幕后是一群兢兢业业的摄影师们,

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

他们吃过什么苦?受过什么罪?

他们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拍摄?

看了下面这些纪录片拍摄的幕后瞬间,你可能就明白了。

01

“还没到南极我们就废了!”

在《七个星球,一个世界》的第一集中,摄制组要到远离大陆的一个南极洲岛屿上拍摄。

然而,唯一的方式就是在狂风巨浪中颠簸整整10天。

其中一个摄影师,行程没到一半,胃已经吐干净了……没人笑得出来。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就像在洗衣机里一样,怎么会有人有成为航海家的梦想?”

为了避免疲劳和晕船,他们不仅是摄影师,还是航海员。

化身舵手轮流交替开船。

登岛之后,摄影师们已经累得跟企鹅们一起小憩了。

然而,那位在船上狂吐不止的摄影师上岸以后,却活蹦乱跳了起来。

强颜欢笑道:“我希望能再次学会微笑。”

然而,上岸后等着他们的,是日夜流转,与企鹅和海象们共进退的生活。

这些动物好像对摄影师们熟视无睹,但摄影师却要忍受它们从肚子里打嗝出来的气体浓重的味道。

有时候,在他们想联络的时候,

会遭遇信号不畅通……

有时候,他们会被一望无际的企鹅臭晕。

才发现原来自己也好几天没洗澡了,浑身散发着跟企鹅一样的臭味。

当然,他们也会经历人生前所未有的经历:

零距离看两头4吨重的巨型海象打架。

但千万不能激怒它们,因为这些巨型动物,也会蠕动着身子追着你跑……

这个时候,啥也不能多想,抱着摄影机掉头跑就是了!

苦是苦了点,臭是臭了点,但这些绝美的画面,它们也是第一次拍摄到。

它们享受着眼前壮观的美景,也享受着相对宁静的时刻。

02

“炎热、潮湿、蚊虫肆虐”

在炎热、潮湿、蚊虫肆虐的印度尼西亚雨林,苏门答腊的宿哇保护区。

摄影师们为了拍摄红毛猩猩,却被猩猩们耍的团团转。

摄影师们只好扛着摄影机一路小跑、穿越树林和泥潭追着拍,满身泥泞、疲惫不堪。

有时候,好不容易等到时机,却被一层又一层茂绿的树叶挡住...

简直伤透了摄影师们的心。

(前方高能预警!)

(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请小心观看或直接跳过)

长时间泡在水潭、沼泽中,摄影师的小腿也止不住地过敏、发炎……

他们还得继续拖着摄像机、三脚架,在齐腰深的泥里前行。

数周之后,却还是一无所获。

03

“你跟花豹近距离对视过么?”

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寒带,为了捕捉濒危物种西伯利亚虎,

摄影师们只能在野外长期蹲守,

他们制作了一个小木屋,为了隐蔽性,这个小木屋也就比棺材大一点,刚刚够装下一个人...

蹲守多久呢?

运气好的话,需要几个月……

所以他们备好了一些生活用品,

床,摄像机,卫星通讯设备,照明弹,温度计,咖啡和茶,水壶,煤气炉,炊具,两双短靴,砍刀,一盒果仁,还有一个尿壶...

由于空间实在太小,一旦架上摄像机,就没有地方睡觉...

就连站直和转身,都很困难。

最终,他们等待了两年。

两年啊!!终于有了收获——几分钟的西伯利亚虎夜间行走影像。

印度,

静悄悄的城市郊区夜晚,为了拍到花豹在城市捕猎的镜头,

另一个摄影师,藏在帐篷里等待着那美丽的身影出现……

摄影师片刻不敢休息,因为在他刚走神的瞬间,一头花豹突然在镜头前并且只有3米的距离!

心脏简直提到嗓子眼!!!

04

“当海象来敲门…”

为了拍摄迁徙的海象,在俄罗斯北极海岸的荒原中,

有一个小木屋,里面挤了十个摄像大哥……

有一个摄影师,指着一个黄桶说道:看,这就是我们拉屎的地方。

但大自然总是让人充满惊喜……和意外。

谁能想到,一个晚上的工夫,这座岛上,竟然来了10万头海象!!

密密麻麻,多到来敲他们小木屋的们……

苦逼的摄像大哥们,只能忍着大雪、冰雹,在屋顶上拍摄...

但惨不忍睹的是,由于岛上的海象太多,这些海象一个个从悬崖上坠落、翻滚、死亡...

然而摄影师们却无能为力……

全球变暖的缘故,海象们不断北上。到数百公里以外去觅食,让它们疲惫不堪...

而摄影师们,拍下了这触目惊心的一刻。告诉我们,在千万里之外的地球上,正在发生这样的惨案。

05

“我只希望,我们能留住这些地方

并好好保护它们”

以上这些片段,来自《七个世界,一个星球》的幕后花絮,以及纪录片《我们的星球:镜头背后》。

然而这部幕后纪录片开头,滚动着这样一组数字。

准确说出了这群摄制组人员的付出:

4年拍摄时间

涉及60多个国家

3375个拍摄日子

40万小时遥距摄影监控

6600次无人机飞行

海上911天

潜水2000小时

600个工作人员

在窄小的房子独自等上2个冬季

在闷热潮湿的森林等上2个月...

在刺骨寒风里等待3个星期...

在阴森恐怖的深海与鲨鱼游泳...

数以万计的拍摄时间,最终才化成了短短数百分钟。

他们,不羡慕酒足饭饱的生活,不期待温暖的被窝和家人的关心,

但他们却敢在这残酷的世界里游历,用镜头揭开丑陋的伤疤,以动人的故事和真相填充。

干旱的沙漠,零下70多度的冰川,人迹罕至的丛林,黑暗幽闭的深海,陡峭林立的峭壁...

BBC的纪录片到底因何而屡屡震撼人心?

我想是因为影像的背后,有这样一群用行动爱动物、爱世界、爱自然的摄影人们。

还记得那个船上狂吐、上岸活跃的摄影师吗?

他说:

这可能是我一辈子仅有一次的体验。

这里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同时,我也很难过。

这地方真的很特别,我不知道该怎么讲。

我只希望我们能留住这些地方,并且保护好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