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与贵州民族大学合作项目正式启动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 2024-01-05 17:24

1月3日上午,黔东南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与贵州民族大学合作的民族特色村寨推介系列视频,《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助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项目》启动仪式在黔东南州台江县红阳村举行。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钟华、客座教授于庆阳,黔东南州民宗委党组成员、州宗教事务执法支队支队长王晓霞,台江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王斌出席了启动仪式。台拱街道代表、红阳村党支部书记、村长及村民代表、云村公司负责人以及传媒学院专业教师、学生代表等参加了启动仪式。

项目启动仪式现场

启动仪式上,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钟华教授首先介绍了传媒学院的师资结构、专业建设及教学科研情况,尤其是近年来传媒学院在助力乡村振兴的系列举措与成效。她对本项目的预期成果、项目的进度计划做了详细的介绍,她表示,“传媒学院不仅要发挥专业特长拍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成效的系列短视频,还将人才培养融入服务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中,培养高质量全媒体人才”。

传媒学院副院长钟华教授介绍项目情况

接下来,黔东南州民宗委党组成员、州宗教事务执法支队支队长王晓霞,对本项目实施的背景做了介绍、对项目的开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她表示,黔东南州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少数民族地区,有3000余个民族村寨,全州有536个村寨被命名挂牌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其中“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26个,占全国7.6%、全省40.4%,“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410个,占全省30.8%,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居全国、全省各市州首位,民族文化风情浓郁,被誉为“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红阳村作为2023年黔东南州民宗委重点打造的村寨,红阳“四位一体”的建设运营模式得到了省州领导的高度肯定。希望本项目可以凸显特色,创新形式,以高质量、高播放量的短视频为外地游客提供一个民族生态旅游的可视化窗口,提高民族特色村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助力黔东南州的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州民宗委党组成员王晓霞介绍黔东南州民族特色村寨情况

随后,贵州民族大学客座教授于庆阳,作为本项目的执行导演对项目的具体拍摄计划做了相关介绍,他说本项目的拍摄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真,以真实、真诚来打动受众;二是共情传播,台江的村BA之所以能够出圈,最重要的是这些赛事能够共情普通老百姓,本项目将在共情传播上做最大努力。

传媒学院客座教授于庆阳介绍项目拍摄计划

最后,合作项目双方代表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共同宣布项目正式启动。

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项目启动仪式合影

据悉,该项目由黔东南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与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共同合作推进,项目旨在彰显黔东南州近年来民族特色村寨改革发展的成效,助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过创新讲好故事赋予这些建设成效到维护祖国统一、惠及当地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效上来,助力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同时项目将组建调研团队深入20个民族特色村寨,对这些村寨的建设经验与成果进行总结,以学术助力黔东南州的民族特色村寨建设。

来源: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