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之声 · 科普 | “我是怎么一口一口一口吃胖的?”
“啊,我的小肚子......”
“最近好像又胖了😭”
“我决定再也不吃那么多了!”
......
大家老是觉得自己胖了
但是你真的胖吗?
胖的标准是什么?
为什么有的人吃得很少也会胖?
肥胖的定义没有那么简单,并不是身上肉多就真的是胖。
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一下你是不是真的胖:
1.体质指数(BMI)
BMI=体重(kg)/身高(m)2
正常值:18.5≤BMI≤24.0kg/m2
超重:24≤BMI<28kg/m2
肥胖:BMI≥28kg/m2
2.标准体重法
体重指数(%)=(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
消瘦:-10%以下
正常:-10%~+10%
超重:+10%~+20%
肥胖:≥+20%
【标准体重=身高(cm)-105】
3.腰围
我国标准腰围:
男性腰围≥90cm 为肥胖
女性≥85cm 为肥胖
测量位置是水平位腋中线髂前上棘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水平绕一周测得的周径长度。被测者站立,双脚分开25-30cm,体重均匀分配。
4.腰臀比(WHR)
WHO(世界卫生组织)上半身肥胖的标准:
男性≥0.9 为肥胖
女性≥0.8 为肥胖
研究人员发现,基因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方式来影响我们的体重。在基因的驱使下,我们会感觉更饿,它影响着食物对我们的吸引力和燃烧卡路里的效率,甚至能控制脂肪长在哪里。
除了基因以外,我们对于食物的需求过多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
但是有些人,吃得少也会胖,是为什么?
人体对于能量的需求,相对来说是比较固定的,固定的这部分我们称为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在我们一天的能量消耗中所占比例基本不变,占70%左右。
如果吃得超过了量,日积月累就会变成脂肪存起来,因为没有消耗那么多。
你知道脂肪是如何在体内堆积起来的吗?
脂肪在小肠中被加工成甘油、脂肪酸、乳糜微粒等,随后经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启程前往肝脏。肝脏中的肝细胞会将新运来的“货物”重新打包成脂肪,顺着血液送往各组织器官的脂肪组织。
脂肪组织是人体体内的“能量库”,人体中有几百亿到上千亿个“能量仓库”,每个流量都很大。正常情况下,出入库的脂肪量保持动态平衡,但若入库脂肪过多,积压后就会扩张“地盘”,导致身体变得圆润。
值得警惕的是,内脏脂肪往往藏得很深,有些人四肢纤维却小腹微凸,内脏很可能早已“油腻腻”了,这种现象被称为“隐形肥胖”。
对的,你就是这样变胖的!
如果想要控制肥胖,就要先少吃。但是很多肥胖的人会觉得自己吃得不多,为什么还胖呢?其实是因为他并不知道自己需要多少,而需要吃多少是按照人体需求来决定的。
每个人的人体需求都不一样,如果你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又迈不开腿,经常感觉到饿怎么办?下面有一个小妙招~
消化食物的主要过程发生在肠道内,食物所需的消化时间越长,进入肠道的位置越低,你就会越有饱腹感。
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量有助于提高肠道细菌的多样性,进而提高胃肠激素的水平。
胃肠激素主要由小肠负责分泌,高纤维食物在进入肠道的过程中不会被完全消化,这样就会刺激小肠分泌更多的胃肠激素。
所以多吃豆类食物,以豆类食物替代部分肉类,可以让你的饱腹感持续久一点。
肥胖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
糖尿病、痛风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所以
请大家科学运动
按需吃饭
尽可能摄入高纤维食物
拥有健康好身体!
💪💪💪
内容来源:CCTV纪录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生命时报
总监制丨庄殿君 夏晓辉
监 制丨杨春果 赵颖新
主 编丨杨畅
责 编丨蔡天然 罗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