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贵阳丨息烽:乡村振兴的“大洪传奇”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 2022-11-10 16:35

回首10年前,息烽县石硐镇大洪村是远近闻名的“穷乡僻壤”,地处息烽西部、与修文县接壤的大洪村是一个以苗族、布依族人口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海拔1250米,水资源缺乏、交通不便、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群众思想观念落后。2013年底被列为国家级贫困村。

后来,一个猕猴桃引发了大洪村发生传奇巨变。近年来,大洪村深度聚焦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在贵阳市人大常委会的结对帮扶支持下,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通过科学制定规划、发展基础设施、聚焦特色产业、抓实农村“五治”工作等多项举措,走出一条“百姓富、产业强、生态美”的乡村振兴之路。

2016年,大洪村退出贫困村序列,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村民年收入由2012年的人均3000元增加到2021年人均11000元。2019年,大洪村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并获得贵州省乡村振兴示范村、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贵阳市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示范点等殊荣。

回望10年发展历程,大洪村实现从“贫困村”到农村“五治”和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的华丽蝶变。

近年来,石硐镇党委、政府紧紧结合大洪村地理、土壤和气候等资源条件,在2015年积极引进中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经营主体,以大洪村、中坝村为核心流转土地种植猕猴桃,现核心区种植猕猴桃面积4800余亩。

在产业方面,大洪村发展了猕猴桃、茶叶、李子等产业,规模达3000余亩。基础设施方面,村村通公路、机耕道、照明路灯、垃圾分类投放点、污水处理厂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这10年来,大洪村群众收入节节攀升。发展产业带动就业,随着猕猴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公司返聘村民在种植园区务工,农忙时节平均每天务工人数达300余人,每年人均收入1万余元。

对于大洪村未来的发展,大家都充满期待。大家说,“乡村振兴,我们大洪村一定要走在前面,当好全县的‘排头兵’。”

(来源:息烽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