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公路局路旅融合文化宣讲走进“天空之桥”,讲述交通变迁与民生温度

贵州交通广播 | 2025-08-14 11:50

8月12日,贵州省公路局在黔南州平塘县平罗高速公路“天空之桥”服务区举办“桥连山水·路润民心路旅融合文化宣讲”活动,同步开启线上直播。活动通过“实物展示+情景宣讲”形式,将公路建设者的奋斗故事与贵州交通发展历程融入艺术创作,呈现贵州公路建设成就与路旅融合实践成果。

活动现场,来自凯里公路管理局的陆晓颖与省公路局大数据服务中心的杨毓焘率先登台,以宣讲《筑路先锋意志坚 扛起大道上青天》开篇,生动解读“一馆一园”所珍藏的贵州公路建设光辉历史,带领观众重温那段披荆斩棘的峥嵘岁月。

贵阳公路管理局的吕明月、李秋月通过《小桥大奖再启公路“新含量”》的故事,将荣获第39届国际桥梁大会“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的花鱼洞大桥背后的创新故事生动呈现,揭示这座“小桥”如何通过生态改造技术问鼎国际大奖,成为绿色建桥的典范。

都匀公路管理局张鑫瑞、袁俊杰以一首深情的布依山歌引入《册三路上匠“新”浇灌》,深情追忆为修建册三公路英勇牺牲的申开明烈士,讲述了新时代都匀公路人传承“册三精神”,以匠心守护公路畅通、服务民众出行的动人故事。

直播中,娄霄峰、周宇炫等通过深情讲述贵州公路传承馆内的历史人物、珍贵老物件与尘封往事,让凝固的历史焕发新生,拉近了观众与公路厚重记忆的距离。

宣讲过程中,还展出了特别石碾、车流量统计按键机等老物件,还原贵州公路建设的历史场景。宣讲员颜佳玉动情讲述:“如果说石碾代表了公路建设时期硬碰硬的攻坚力量,车流量统计按键机这件小而精的设备则见证了公路管理从经验判断到数据决策的转型。”91岁的平塘县村民杨天强在参观后感慨:“以前从塘边镇到平塘县要走两天泥巴路,现在两个小时就能到,路通了,心也近了。”

“我们摩托车一路自驾过来,路况都非常好,沿途风景也很美。在这里看着平塘特大桥,听着宣讲员讲贵州交通发展史,更加能感受到贵州修路建桥的不容易了。”云南游客董明光说道。

本次活动旨在大力弘扬“两路”精神、新时代贵州精神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一馆一园”作为贵州公路窗口的示范作用,向社会群众深情讲述贵州公路人的奋斗故事与行业风采,进一步提升公众对公路事业的认知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