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花灯戏《红梅赞》在京参加优秀艺术作品展演取得圆满成功!
5月15日、16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贵州花灯戏《红梅赞》在北京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圆满演出。
此次出席观看展演的领导有:中国文联副主席董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徐静,中央党史文献研究院七部副主任毛胜,以及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宣部文艺局、贵州广播电视台、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专家有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中国戏剧》原主编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赓续华,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中国评剧院院长侯红。
图|演职人员与领导合影留念
一颗红心忠于党,征途上从不怕火海刀山;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粉身碎骨心也甘!久盼望神州辉映新日月,深热爱中华锦绣好河山;正为了东风浩荡人欢笑,面对着千重艰险不辞难;正为了祖国解放红日照大地,愿将这满腔热血染山川!......
这段铿锵有力的唱腔,是花灯戏《红梅赞》中江姐的唱词,是共产党人英勇、宁死不屈的革命者形象,也是江姐勇敢、坚强、刚毅、伟大的女性形象。
贵州省花灯剧院的花灯戏作品《红梅赞》移植改编于著名艺术家阎肃编剧的歌剧《江姐》,导演潘伟行,副导演姚萍,音乐总监、作曲、唱腔设计、配器杨小幸,指挥龙国洪,舞美设计张华翔,灯光设计曲明,造型设计姚钥,服装设计张称,身段设计罗代航,舞美总监曹礼杰,舞台总监罗新民,中国梅花奖获得者邵志庆领衔主演、曹礼杰、范莉、罗代航等主演。
《红梅赞》反映的是1948 年春,解放大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战略反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重庆,已是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这时,江姐带着四川地下省委重要指示离别山城奔赴川北。途 中惊悉丈夫彭松涛牺牲的噩耗,江姐抑制住悲痛的心情,昂首挺胸,直上华蓥山,会见了双枪老太婆,率领游击队展开武装斗争。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面对中美合作所特务 头子沈养斋,江姐正义凛然,义正辞严的痛斥了敌人。最后在重庆解放前夕,在渣滓洞集中营慷慨就义,壮烈牺牲。红霞染红了天边,红岩上屹立着满面笑容的江姐。她似一株灿烂的红梅,耸立在天地之间,她伟大的形象永远铭刻在千千万万人民。
中国文联副主席董伟在观看演出后上台致辞,“祝贺我们贵州花灯戏《红梅赞》进京演出取得圆满成功,感谢我们的去世老编剧闫肃老师留下如此好的作品,感谢潘导,感谢邵志庆,不愧为梅花奖获得者,也要感谢全体演员。此剧以江姐为代表的正面人物演的非常好,反面人物演的也很贴切,我们的群众演员也非常棒,我们即展示了经典的魅力,也展示了地方戏的魅力,因此我们要继续加油。今年全党进行党史教育,目的就像习近平同志所讲要通过党史教育使我们的革命基因,红色基因一代一代传下去,使我们以江雪琴为代表的革命先烈打下的红色江山永不变色。贵州省花灯剧院用舞台艺术的形式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艺术党课,我们既要登上最高艺术殿堂,也要深入基层,特别是进入校园。希望大家继续把经典传下去,不但历史要传下去,地方戏的艺术也要一代一代的传下去,祝你们成功!”
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老师认为《江姐》是中国民族歌剧的一个经典作品,从音乐方面,从戏剧文学方面,从表演方面都已成为经典,甚至连江姐的人物造型都经典化了:“今天我们看到贵州花灯戏把这一部经典作品继承和发扬,甚至进一步地发挥。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创新性的发展,改造得很好,转化得很成功。表演方面,江姐表演者邵志庆是非常优秀的花灯演员,她对人物的各个方面拿捏得很准确,表现得很到位,唱得也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样的一个好戏,应该广泛地传播,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塑造一个崇高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是非常必要的,非常及时,贵州把这样一台好戏带到北京来,让观众再一次认识了江姐,认识了花灯这个地方戏曲,感谢剧团。”
《中国戏剧》原主编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赓续华说,《红梅赞》改变自大家熟悉的经典歌剧《江姐》,改得很成功:“让人听到了很多来自贵州的别样风情,同时它的声腔上又能听到歌剧的一些的音韵,让人们感受到了经典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剧种的力量,我觉得都特别好,它是创造性地转变和创新性地发展。特别希望我们贵州的花灯戏能够越搞越好,好的作品能够多展演,到进北京、到上海,到各地来传播经典,让更多人了解花灯戏,喜爱花灯戏。”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老师认为《江姐》是中国民族歌剧的一个经典作品,从音乐方面,从戏剧文学方面,从表演方面都已成为经典,甚至连江姐的人物造型都经典化了:“今天我们看到贵州花灯戏把这一部经典作品继承和发扬,甚至进一步地发挥。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创新性的发展,改造得很好,转化得很成功。表演方面,江姐表演者邵志庆是非常优秀的花灯演员,她对人物的各个方面拿捏得很准确,表现得很到位,唱得也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样的一个好戏,应该广泛地传播,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塑造一个崇高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是非常必要的,非常及时,贵州把这样一台好戏带到北京来,让观众再一次认识了江姐,认识了花灯这个地方戏曲,感谢剧团。”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贵州花灯非遗传承班(又称“花四班”)的学员们借此机会也来观摩学习,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徐静鼓励学员们努力学习,今后为贵州花灯文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5月15日,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观众中间空一座位落座,现场也是座无虚席。5月16日的演出增加了线上直播,为不能到现场的观众提供了便捷,2小时13分的直播时长播放量达到1815385万次,感谢线上线下的观众朋友支持。
退休老人陈建厅在采访中说道“我是一名地方戏的戏迷,看戏几十年了,看过大大小小130多部戏了。今天用贵州花灯戏《红梅赞》来表现革命题材,表现建党100周年来的革命先驱者—江姐的故事。在表现人物、唱段、唱腔上都非常的出色。作为一个省级的地方戏剧团,能够用现代戏的形式内容呈现和介绍给观众,这是戏剧传承和发展一个很好的方法,我希望让更多的青少年能够走进剧场,去热爱民族艺术和传统戏剧,让文化自信在建党100周年的特殊时期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国的戏曲在世界的戏曲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就是应该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搬上舞台,发扬光大,让更多人看到。我们应该像江姐一样,用自己的毕生精力,去为国家为党为人民奉献。”
北京戏曲学院的学生李晓在采访中说“看完红梅赞非常的感动和震撼,全身起鸡皮疙瘩。演员的演技和剧情的设计都非常棒,很佩服江姐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生学习。”
舞蹈教师王蕊心在采访中说到“我是学舞蹈的,江姐在我印象中比较浅,只是听说过这个名字,知道是一个为革命牺牲的女英雄。今天我看了这个戏非常震撼,这还表现了共产党人的信仰,我自己也是一个青年党员,所以对我自己而言也是非常好的一堂艺术党课,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花灯戏,一开始我以为我会听不进去觉得枯燥,但现场感受下来非常有意思,直击我的心灵。”
每一场成功演出的背后是无数次的重复,是剧组每一位演职人员日夜换来的。
图|演出结束后领导与主创、主演进行座谈会
本次展演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旨在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主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重点推出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创作的优秀作品。贵州省花灯剧院出品的贵州花灯戏《红梅赞》入选,剧院全体演职人员将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展现艺术水准,展示贵州形象。
图|《红梅赞》剧组
文字:姚元英
图片:王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