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伏玉米的机收方法

科普三农 河北 | 2024-09-24 11:15

收获倒伏玉米时,优先选用割台宽度长、倾角小、分禾器尖能够贴地作业的高性能玉米收获机;也可在普通玉米收获机割台上加长分禾尖或加装倒伏扶禾装置,增加扶禾作业行程,并适当减小割台倾角。收获严重倒伏(倒伏角大于60度)玉米时,在上述割台调整改造基础上,将铁胶混合剥皮辊更换为全胶剥皮辊,防止铁辊沟槽粘连泥土降低作业效果;将排杂辊改为浮动状态,加装强力风机;必要时,在割台上加装辅助拨禾轮或螺旋扶倒器,实现玉米植株有效喂入;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还应调整脱粒滚筒转速和凹板间隙,避免过度揉搓,造成高水分籽粒破损。

倒伏角小于45度时,对收获作业影响有限,一般不进行特殊处理。倒伏角大于45度时,应在对行收获原则下,采用逆向收获或侧向收获方式。作业时,应减少机具负荷,通过降档加油门方式匀速作业,使喂入速度与各系统作业能力相协调,防止倒伏后玉米籽粒湿度较高、果穗粘连泥土和倒伏玉米植株不规则喂入等原因造成的堵塞;应根据倒伏情况,实时调整收获机分禾器尖与地面的距离,尽量扶起倒伏玉米;应及时清理割台,防止秸秆和泥土在割台堆积。为方便机收作业后人工捡拾,应断开秸秆还田装置动力或将该装置提升至最高位置,防止漏收玉米果穗被打碎;如需秸秆粉碎还田,可在收获作业后进行二次秸秆粉碎还田作业。

做好机具检查调试

作业前,依据产品使用说明书对机具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与保养,确保机具技术状态良好;应根据地块条件(大小、坡度等)、作物条件(品种特性、成熟程度、产量水平、籽粒含水率、秸秆水分含量等)、环境天气、农艺要求(留茬高度、秸秆粉碎程度等)等对收获机作业参数进行调整,并进行试收,试收作业距离一般为30—50m。试收后,应停车检查作业质量,需要时进行必要的调整,直至作业质量达到要求后,再投入正常作业。

机收作业注意事项

提前规划行走路线

玉米收获时,机具行进方向应尽量保证与种植行平行,避免与种植行垂直方向收获;水稻、大豆收获作业一般采用向心回转法。作业前,应提前查看地块,对地块中的沟渠、田埂、通道等予以平整,并将水井、坟头、电杆拉线、树桩等不明显障碍进行标记,据此合理规划路线,科学避让。作业时,应根据地块形状,依次进行作业;如有必要,可提前开出收割道。

合理控制作业速度

应根据机型特点、作物产量、植株密度、自然高度、干湿程度、留茬高度等因素选择合理的作业速度;当作物密、植株大、产量高、地块起伏不平、早晚及雨后作物湿度大时,应适当降低作业速度;作业时,一般先低速收获,然后逐步提高至正常作业速度;严禁使用行走档位进行收获作业;低速行驶作业时,不能降低发动机转速。

科学规范驾驶操作

作业时,应通过调整作业速度和幅宽实时控制喂入量,使机具在额定负荷下工作,降低夹带损失,避免发生堵塞故障;应注意幅宽衔接,避免相邻两个作业带之间出现漏收损失。地头转弯时,应停止作业,采用倒车法转弯或兜圈法直角转弯,直线行驶后再开始作业。应注意地头、边角和障碍物附近作物收获情况,做到应收尽收,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