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贵州 | 行走历史文化街区,回首当年贵州唯一武状元
就在今年国庆期间,贵阳的一条老街红了,贵阳市南明区为了发展旅游经济,对贵阳老街曹状元街进行了改造。于是乎在国庆假期,一个深度融入贵阳历史文化、美食文化的特色街区全新亮相登场,市民游客又多了一个“吃喝玩乐、品历史文化”的好去处。那么,曹维成这个贵州武状元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又是怎样成为了武状元,古代武状元的考试是怎样进行的?真的和周星驰的电影《武状元苏乞儿》中的情景一样吗?
曹状元街,街道不长,全程也就213米,是贵州历史上的第一位武状元曹维城曾经生活过的街道。入眼牌坊上,“状元街区”4个字非常醒目。街区打造了状元雅集、武状元坊、状元阁、状元楼等文化景观,对房屋外立面、商户门头、公共设施、景观绿化等进行全面升级,整个街区全面蝶变焕新。其中状元雅集以小型状元街区文化历史博物馆的形式,打开了广大市民和游客对状元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曹维城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以武举人身份进京会试,考取一甲第一名,成为贵州历史上仅有的一名武状元。
曹维城之父,名元肃,武功深厚,曾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考取武进士。在其教育培养下的曹维城承传了其父的武功,且自幼好学,喜读诗书,文武都有功底,遂于康熙四十二年考取了武状元。
曹维城考取武状元后,对其子曹石的教育培养要求更严,希望他能传薪继火,保持曹家“进士第”“状元府”的荣誉。曹石不负期望,于清雍正二年甲辰(1724年)上京会试,考取了武进士。于是,曹家成了“一门三进士”的武举世家。
曹维城文学根底厚实,卸职后闲居贵阳,常与名士吴中蕃、朱文、潘德征等文士交好,互以诗文酬和。所以,民国《贵州通志·人物志》《黔诗纪略·后编》都记载“维城虽武人,能诗”。
声音贵州 讲述贵州声音
展示贵州生态文明
宣传贵州乡村振兴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声音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