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线丨“厦门青年民族乐团”奏响“音乐之岛”交响曲
让文化温暖城市,让城市更有魅力。眼下,福建厦门市民文化节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11月3日至12月10日,这个跨时一个多月的节日是一次群众文化的盛大狂欢,也是来自厦门的盛情邀约。主办方厦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精心策划,集结各方力量为市民打造舞台,邀请全市各类群众文化团队走到聚光灯下,让群众成为文化生活的主角,使文艺的百花园永远向人民敞开。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厦门市民文化节的开幕式以“最厦门”的方式举行——举办包括群众歌咏、民乐专场演出在内的开幕式音乐会。作为历史悠久的“音乐之岛”,音乐浸润在厦门人的生活中,涌动在这座城的脉搏里。担纲此次民乐专场演出的厦门青年民族乐团,是一支面向社会招募,由不同行业群众组成的民族乐团,已活跃在舞台上21年。它的成长,真实展现了城市为群众文化团队搭台、群众文化团队反哺城市文化发展的厦门故事。
扎根和厦门民乐一起成长
2001年4月,厦门市文化馆公开招募,寻找热爱艺术、有一定器乐基础的市民。2001年10月7日,成立约半年的厦门群星民乐队,在厦门市老年活动中心举办了首个专场音乐会——“秋之韵”民族器乐专场音乐会,正式走进大众视野。2005年,乐队更名为厦门青年民族乐团。
“厦门是‘音乐之岛’,从中西文化包容并蓄的历史中走来,拥有浓厚的西洋音乐氛围,钢琴、交响乐的群众基础很好。不过在30年前,这里民乐氛围并不浓厚。”厦门市音协副主席、市音协民族器乐委员会主任赵艳芳是扬琴演奏家,20世纪90年代来到厦门大学工作。“这30年,厦门民乐发展非常迅速,涌现出一批人才和队伍,让很多人看到厦门不仅有西洋音乐,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沃土。”赵艳芳说,这种变化背后,厦门青年民族乐团的力量不容小觑。
厦门青年民族乐团每年都会在厦门举办民族器乐专场音乐会,把大量优秀的民乐作品奉献给厦门人。与此同时,作为厦门市文化馆倾力打造的群众文化团队,乐团发展也得到馆方全方位支持,包括提供排练场地、邀请专家指导、创造演出机会等,市文化馆还为乐团邀请到曾任云南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指挥的陈志新作为乐团常任指挥及艺术总监。业务部门支持加上业界专家引路,厦门青年民族乐团演奏水准越来越高,获得的演出机会也越来越多,成立次年就开始在厦门的重要活动中亮相。
站上更高更大的舞台,厦门青年民族乐团释放出一个信号——厦门有优秀的民族乐团,民乐也是这座“音乐之岛”的重要组成。
(内容源自中国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