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多部门联合送大鲵“回家”

沿河融媒体中心 | 2024-04-29 14:30

近日,沿河自治县公安局森林警察联合该县农业农村局成功救助一条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鲵(娃娃鱼),并跨越75公里,将大鲵转移到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混洞河段进行放生,助力大鲵顺利“回家”。

日前,家住沿河祐溪街道谢家社区的崔德波外出干活时,在社区河道治理施工附近发现一条长相奇特的“黑鱼”,他仔细端倪一番后,觉得神似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鲵,便立即将“黑鱼”救助回家并向社区居民委员会报告,居委会干部随即报了警。

该县公安局森林警察接警后,立即联合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人力赶赴现场。经民警和工作人员检查和辨别,“黑鱼”正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鲵。该大鲵长约87厘米,重约7.5斤,属于成年大鲵,在自然环境下至少生存10年之久,较为罕见。

“通过我们初步鉴定,这条大鲵没有其它疾病,只是体表有轻微创伤,我们已进行了处理,已无大碍,可以进行野外放生。”沿河农业农村局渔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水产工程师杨再明说。

大鲵对水质要求高,对水环境依赖性强,一般常栖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河深潭内的岩洞、石穴之中。选择何地将大鲵放生,大家认真思考了许久,最终,民警和工作人员决定将大鲵带到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为保护区内物种资源丰富,水质好、人类活动少,非常适合大鲵生存。当天,民警和工作人员便一同跨越75公里,将大鲵转移到了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混洞河段进行放生,护送大鲵安全“回家”。

“大鲵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我们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如果发现了野生大鲵要及时拨打110或上报农业农村部门,禁止将其进行贩卖、擅自处理。同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将持续做好野生动物的保护宣传工作,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实现人类与自然、野生动物和谐共生。”沿河公安局麻阳河保护区派出所教导员田晓华说。陈晶晶 张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