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何以多彩:融合红色与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 多彩贵州文化新风采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贵州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要利用这一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那么,从人文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红色文化如何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邢云文:文化本身是一种生产力,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无形当中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红色文化作为我们独有的一种宝贵文化资源,对于乡村文化来说,它是一种导向和灵魂的作用。我们共产党在革命年代就是从乡村起家的,我们当时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首先就是在乡村做的文化普及,让农民知道为什么要革命,这是我们历史上很好的经验。
乡村振兴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乡村文化的振兴。那我们振兴什么样的乡村文化?这很重要。乡村的发展离不开党的组织,乡村的文化振兴一定是要有红色文化的底色。只有这样乡村文化才可以和党领导的乡村振兴,和党组织在乡村的组织体系成为一个整体。这就需要我们把乡村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建设结合起来。通过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塑造一种新时代的先进文化。这种文化既有红色的底蕴,也有传统的血脉,更有现代的特点。今天的乡村文化要把这三种文化融合到一起,树立具有新时代内容和形式的、有红色文化底蕴的、有传统文化血脉的一种新的文化形式,这可能就是我们理想中的乡村文化样态。
来源:贵州卫视《“黔”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