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罗萧:军魂不改守初心,奋斗拼搏正当时

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公众号 | 2022-11-17 11:38

将军事教育理念融入跆拳道教学、优先接收退役军人担任教练、培养体育人才向部队输送、热心公益事业……退役二十多年,他始终保持着部队的优良作风,用吃苦耐劳、顽强拼搏书写了别样的奋斗人生,他就是国家级跆拳道裁判员罗萧。

图片图为2022年罗萧(中间)执裁贵州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跆拳道项目

1999年11月,刚从武校毕业的罗萧,被甘肃酒泉武警部队特招入伍,担任武警酒泉支队散打、跆拳道教官,多次获得当地散打、跆拳道比赛冠军。“当时就是酒泉支队的名人,政治合格、军事素质过硬。”对于其在部队的表现,罗萧的战友们如是评价。

两年后,罗萧退出现役,他继续发挥特长,担任了两年跆拳道教练。部队的经历提升了他的体能,锤炼了他的意志,让他拥有了直面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也为他日后创业加码赋能。

2004年罗萧决定自己创业,同年9月,罗萧跆拳道学校在贵阳成立了。创业路上,罗萧将曾为军人的钢铁意志化为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经过团队共同努力,学校获得社会各界及家长和学员的认可。截至目前,学校在全省共有22个分校区,拥有专业教练62名、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5名,目前在校学员3000余名。

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探索,罗萧跆拳道搏击学校已成为一家集跆拳道、散打、自由搏击、泰拳、女子防身术、军事夏令营、户外拓展、国防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秉承“以拳健身,以道育人”“培养阳光少年”的教育理念,学校在贵州省有关赛事中蝉联全省团体总冠军九届;培养的学员曾在全国多个重量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杜玲怡、杨星分别曾获得全国青年跆拳道锦标赛冠、亚军等;为贵州省体校、省体工队等输送了国家二级以上等级运动员97名,10余名优秀学员凭借在国家级比赛中的优异成绩,被国家体育院校免试录取并重点培养。

一朝为军人,终身有军魂。部队两年的经历,对罗萧的影响却是一生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学校成功的法宝。”罗萧说。在管理方面,学校对教职工采取军事化管理,为不断提高教练的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学校还定期对教练进行集中管理培训,并选派到体育院校进修,到全国行业先进单位开展技能提升培训。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罗萧说。2006年,罗萧与贵州省国防教育基地合作,推出“全国独立生存夏令营”,精心打造了将军、旅、教、体、养和常规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至今参训学员4万余人次。封闭式军事训练,让学员们深入了解了军旅生活,视野更加开阔、意志更加坚定,培养了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生存能力。罗萧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全员皆兵,全员国防”的效果。

事业上有所成就,罗萧还不忘反哺社会。他长期热心公益事业,先后在兴仁大山中学、贵阳市儿童福利院、织金县特殊学校开办爱心公益校区,选派专业教练提供免费教学,并捐赠物资改善教学设施。截至目前,累计向3所学校捐赠80余万元购买教学设备,为22个校区贫困学生减免学费40余万元等。此外,他还积极参与所在的民进组织、商会组织举行的助力乡村振兴、春晖行动、爱心助学等活动。

图片

图为贵州罗萧跆拳道学校、贵州景顺建筑工程公司向织金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爱心捐赠

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席卷贵阳市,罗萧积极响应号召,组织罗萧跆拳道学校退役军人组成抗疫志愿服务队,带领队员投身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自9月3日以来,学校共有12名教练报名参加抗疫志愿服务,协助登记居民信息2万多条,完成核酸检测3万余人次等。罗萧还主动出资3万余元,并动员贵阳市黔西南商会以及跆拳道协会募集爱心资金120多万元,购买医用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和蔬菜、方便面等生活物资,捐赠给贵阳市各防疫一线单位。罗萧说:“时有所需,必有所为。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在抗击疫情这场硬仗中,我必须要出一份力。”

图片

图为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罗萧跆拳道学校教职工与抗疫工作人员合影

在罗萧的带领下,学校先后被各级政府部门授予“先进集体”“知名品牌”“终身学习品牌”“优秀示范学校”等30多项荣誉。“我希望在我的训练下,培养出更多身体美、行为美、心灵美的体育后备人才。”罗萧说,他将继续奋斗,用毕生所学助力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

(本文转载自“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