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贵州省智慧旅游案例 -- 红飘带(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
一、案例背景简介
红飘带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规划项目,是贵州作为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与长征文化协同推进的数字工程托鼎之作,立足“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弘扬新时代长征精神”的总建设目标,打造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馆。
为突出长征“征程”特点,通过长征重大历史事件,串联建设项目点位,促进文旅深度融合,领导小组坚持以“轻资产、重内容、新方式”建设思路,提出了“1+3+8”标志性项目体系,红飘带项目作为三个标志性项目首先落地的核心项目,在充分挖掘长征史实基础上,以前沿的设计理念,先进的数字科技手段,打造全域行浸数字演艺,推动长征文化与旅游、科技创新性融合发展。
项目位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紧邻龙洞堡国际机场,占地面积80 亩,总建筑面积约为53000 平方米,由全域行浸数字演艺《红飘带·伟大征程》《红飘带·多彩飞越》两大部分组成。项目自2023年10 月 22 日长征胜利 87 周年纪念日正式对外投入试运营以来,已累计接待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及社会各界团体观演超60万人次,并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央媒及各类新媒体宣传平台全网话题曝光量破五亿,为发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技术特点及创新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旅游和科技的融合也越来越频繁和紧密。在旅游业中,科技的应用已经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这个背景下,红飘带着力将旅游和科技的融合创新发展作为发展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动旅游产品与科技融合发展。
红飘带通过 AR 技术为线上及线下游客提供了一系列的应用,包括基于AR 技术的地图及点位讲解、拍照、拼图打卡、空间卡券等以及虚拟棚拍、角色扫描虚拟数字人、AR增强现实、视错觉裸眼 3D、VR 虚拟现实、无人机点云扫描、360 度全视域场景呈现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让游客感受更为强烈;人工智能可以提供精准的旅游推荐,让游客更轻松地规划行程,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加旅游产品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个性化,让旅游更具吸引力。同时,本项目中设计的客流监测系统旨在解决原有的需要大量人工重复性劳动才能完成的场馆客流数据分析工作。通过前端先进的人体信息采集设备,将00032采集到的客流信息经先进的人工智能检测算法处理后,高效、智能地生成红飘带场馆所需的可视化图表、数据分析报表,为红飘带场馆提供一套完备的客流监测及管理解决方案。
(二)推动旅游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
充分利用5G、智能语音识别、大数据实时分析等技术适配更多服务应用场景,各系统整合红飘带游客流量等数据,进行统一存储、计算和治理,数据实时更新和可视化展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基于数据看板的交互性,可进行数据筛选和深入分析,构建游客画像,为精准营销提供数据支撑,提升了红飘带的运营效率,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游客体验。为游客提供个性、品质、交互、沉浸式旅游服务。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可以为游客提供语音翻译服务,方便语言不通的游客,让游客更轻松地交流:大数据技术可以实时分析游客的需求,推荐适合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高旅游行程的效率和质量:移动支付技术可以让游客更方便地支付费用,减少现金交易的风险。这些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效率和安全性,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推动旅游安全与科技融合发展。
红飘带场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对整个场馆的外围、内部各通道、停车场及整个演艺展厅进行实时监控,监控中心配置得有24 小时值守人员,全天候对场馆进行实时监看,联合安保人员及定期进行的安全消防演练第一时间发现、处置各种突发情况:利用人脸识别摄像头,可在寻人时发挥重要作用,只要在一个点位发现目标人员,即可自动筛选出该目标的行动轨迹及最近出现点位等,大幅提高场馆安全生产能力及突发事件处置效率。红飘带应用的人脸识别和视频监控技术可以对旅游景点进行实时监控,这项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旅游的安全性,保障游客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
(四)推动旅游营销与科技融合发展。
2024年暑假期间和国庆期间线上广告主要为小红书与抖音,暑期300位达人累计文章与话题曝光量为4300万;国庆期间350位达人累计文章与话题曝光量为为1.6亿,国庆期间加大抖音宣传占比,对比全年抖音16%的散客销售占比,暑期抖音占散客占比17%,国庆抖音占散客占比26%,有明显提升。项目通过微博、朋友圈、抖音、快手等新媒体、自媒体平台传播旅游信息,吸引更多的游客;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对游客的偏好、需求等进行分析,实现个性化推荐;搜索引擎技术可以提高的曝光量和增加热点流量,进而促进旅游营销业务的增长。
三、实施效果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果
红飘带项目依托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发展的创新成果,汇聚贵州特色文化旅游资源,让越来越多的观众领略到了多彩贵州的红色文化魅力。
一是公司先后申报获得13 件软件著作权、2 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工件外观设计专利,获得省大数据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因其独特的创新优势,红飘带已成为贵州一张亮丽的红色名片、科技名片、文旅名片,为公司后续申报科技创新型企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红飘带从贵州“走出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先后获得“贵州省团校实践教育基地”“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红色文化教学基地“贵阳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贵州省水利厅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和多家院校授牌的“理想信念教育教学基地”等,为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开展红色革命文化教育、培养下一代爱国主义情怀提供了全新的资源及具有深度教育意义的重要场域;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助力旅游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第四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亚博览会金灯塔奖(数字文创奖)”“第六届‘绽放杯’5G 应用征集大赛贵州赛区一等奖和特色奖”“2023 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最佳展示奖”“2023 年贵州省文旅融合创新示范项目”“贵州省首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微视频)征集展示活动特别主题奖”“贵州广电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2023 年度创新创意奖”等殊荣,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二是红飘带通过艺术和科技手段,再次“重现”长征历程,讲好长征故事,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情怀,更好地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用长征精神教育干部和群众,培养青年一代,营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针对不同的客群,如学生、老年人、现役军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票价减免和优惠,彰显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担当:通过推动革命文物和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以有力助推“多彩贵州”文旅深度融合,形成红色文旅牵头,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整体联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的新局面,积极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通过门票、红培、研学、文创产品销售、服务输出等,预计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每年可实现收入达到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