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开阳:近乡情更怯,这趟“回家的路”走了30年
“回家的路,数一数一生多少个寒暑,数一数起起落落的旅途,多少的笑,多少的哭,回家的路……”歌词中通俗的文字将每个人对于家的特殊感情勾勒得淋漓尽致,回家的路是每个人都回避不了的永恒的话题。
——题记
“想不到啊——30年了,我还能再见到你们……”昨日,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凤仪乡见证了感人一幕:从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赶来的倪金奎,时隔30年后,与哥哥倪金权紧紧拥抱在一起,泣不成声。关于这件事,还得从头说起。
倪金奎与刘安全一道向开阳公安户籍窗口赠送锦旗。
据倪金权回忆,1991年10月,16岁的弟弟倪金奎因家庭原因,离家出走。多年来,经家人四处寻找,始终音信全无。
1月28日,倪金奎随朋友来到开阳县政务大厅,向公安局户籍窗口的民警咨询身份证办理业务。“当事人到窗口后,我们发现他是文盲,只能说但无法书写自己的名字,也说不清楚自己家人的信息,且身上无任何能证明自己身份的资料。据了解,早在16岁时倪金奎就独自外出打工,他只记得自己是云南昆明市人。”讲起这件事,开阳县政务服务中心公安局窗口首席章玥瑛一脸的凝重,深感问题比较棘手。
如何帮困难群众找到回家的路?
“当时,我们根据倪金奎所述名字的谐音以及他的出生年月日,进入全国人口信息系统查询,但找不到任何踪迹。近乎于‘大海捞针’,其难度可想而知。”说到动情处,章玥瑛不觉加快了语速,“当时年关将近,人人都在往家里赶,在开阳举目无亲的倪金奎,因没有身份证,不能乘车回家过年显得非常焦急,面对眼前这一幕,我深感责任重大。”
章玥瑛一边温言细语地安抚着倪金奎不要担心,一边通过电话联系了昆明市的公安机关,经过前后长达4个小时的多方沟通和联系,终于查询到了倪金奎的“历史户籍”,系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凤仪乡人。“原来倪金奎的身份信息已于2006年被当地公安机关注销,与凤仪乡派出所多次电话沟通后,最终通过添加对方民警微信的方式,并给对方发送倪金奎的近照,再经倪金奎的家人核实,2022年1月31日晚,总算恢复了倪金奎的户口。”
据悉,当时恰逢春运高峰,回家的车票可谓一票难求。虽已归心似箭,但倪金奎还是决定在开阳过完年再走。
2月10日上午,章玥瑛再次联系了倪金奎在云南的家人,并陪同倪金奎到开阳高铁站购买了回昆明的高铁票和临时乘车证明。上高铁前,倪金奎紧握着章玥瑛的手,往日不善言谈的他连连道谢,脸上早已泪流满面。“谢谢你啦……谢谢……警官同志,你的恩情我铭记于心,谢谢你!”
“现在,倪金奎能够与其家人团聚,悬置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这一切,离不开咱们开阳公安与云南公安的辛勤付出。我要给你们竖大拇指!”开阳县某工地老板刘安全一边说,一边双手向章玥瑛奉上锦旗和感谢信,脸上绽放着笑容。
一面锦旗,一封感谢信,是荣誉,更是激励,也牵引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与期待。下一步,开阳县政务服务中心将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力以赴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把奉献之花绽放在政务服务这片广阔天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