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在贵州|天柱:发展山地产业 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
贵州省天柱县邦洞街道新联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围绕绿水青山实际,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山地特色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新路子,为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
时下是中药材钩藤的采收期,邦洞街道新联村的十余名群众手拿镰刀正忙着收割茂盛钩藤枝条,该基地是村民刘福星流转荒山150亩发展的钩藤产业,目前已进入丰产期。
刘福星告诉记者,他们这个钩藤基地有100多亩,每亩的产量在200斤左右,总收成差不多有两万斤,折合下来纯收入差不多有五六万元。而且基地在发展的同时,也解决了当地留守妇女就近就业问题。
天柱县邦洞街道新联村是典型的山地乡村,山地面积占全村80%以上。刘福星是地道的山里人,深知靠山吃山道理。从2016年开始就养殖蜜蜂,优异的自然条件,让养殖蜜蜂也成为他的收入来源之一。他现在养有30多箱蜜蜂,因为住在大山里面,蜜源蛮好,一年可以给他带来差不多两三万块钱的利润。他还种有150亩钩藤、有300亩油茶,还有一大片木姜子。刘福星说,住在山里面就要靠山吃山,就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目前,新联村山地产业有钩藤300余亩、大血藤60亩、油茶1000余亩、木姜子100余亩,蜜蜂养殖200箱,肉牛100余头,山羊500余头。
邦洞街道新联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周荣塘向记者介绍,他们新联村地少山多,所以要立足这个特点,大力发展牛、羊、蜜蜂、木姜子、钩藤等山地特色农业,让老百姓依靠产业助农增收,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