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村全部达标!贵阳市公示“无废乡村”创建评估结果
乡村振兴,需要找到因地制宜的路子,让产业与生态协调互动。“无废乡村”创建既是“无废城市”细胞创建,又是引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诠释。“无废乡村”不仅是社会生活的组成单元,又是体现全域建设工作成效的重要载体。
根据《贵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贵阳市“十四五”时期“无废细胞”实施细则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文件要求,贵阳市农业农村局积极组织“无废乡村”创建工作。2023年7-10月,通过创建单位申报及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对创建工作情况考核打分,今年贵阳市申报的10个村已全部达到“无废乡村”创建标准,并于近日对创建达标单位予以公示。
贵阳市“无废乡村”创建达标名单
近年来,贵阳一直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而努力。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贵阳市以实施“生态立市”为引领,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强化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体系建设,描绘了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画卷。
根据《实施细则》,明确贵阳市2023年完成100个以上“无废细胞”创建,“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500个以上“无废细胞”创建。
“无废细胞”,是指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等工作开展突出的社会生产生活各类组成单元,是践行“无废文化”,促进形成绿色生活和绿色生产方式的重要载体。包括“无废工厂”“无废园区”“无废景区”“无废酒店”“无废学校”“无废商场”“无废社区”“无废乡村”“无废机关”“无废医院”等10大领域内的“无废细胞”创建。
在推进“无废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贵阳市还将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贵阳市将推动“无废乡村”建设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同时,贵阳市还将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和有效路径,不断完善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和机制。这些举措将为全国范围内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借鉴。
总之,通过大力推进“无废乡村”建设等举措的实施,贵阳市将不断推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断描绘更加宜居宜业和美的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