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贵州 | 大山里的“黔”程锦绣·探索数智化积分管理 积出乡风文明真善美
走进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甘溪乡高碑村,可以看见沿线硕果累累的果树、错落有致的房屋、花团锦簇的庭院和精致宽阔的旅游广场构成了一幅赏心悦目的新农村美景,再加上文明新风尚,无论是“面子”还是“里子”,高碑村都刷新着人们往日对乡村的印象。“全省文明村”“省级生态村”“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无论在甘溪乡或是全县,高碑村都是数得上的魅力村庄。这份魅力究竟从何而来?
欢迎收听《声音贵州》系列特别节目——大山里的“黔”程锦绣
现在高碑村各家各户房屋墙上都贴上了一张精致美观的“智慧信息卡片”。平时只要掏出手机扫一扫卡片上的“二维码”,评分员就能现场打分,群众也可以实时查分;围绕人居环境、家风文明,庭院美化等内容,以评分积分争优促改,推动了村容风貌提质改观。
施秉县甘溪乡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数字乡村建设,以高碑村作为试点,用好黔农智慧乡村数字服务平台,建立村级数字积分管理模式,着力废除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积分制”不仅带来了文明乡风,也带来了乡村治理新气象。
结合数字乡村建设工作,乡党委统一建立村级数字积分管理模式。按照“乡领导包村、村干包片、干部包网格”的模式,将全村划分为17个网格管理,以网格为单位,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为要求,发动群众在平台上积极认证,由网格员对农户家庭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村两委审核汇总后上传终端数据库,定期更新维护数据库,做到数据清晰,情况清楚。甘溪乡高碑村党支部书记孙兴红说,“通过这个‘黔农智慧乡村’app,我们收集全村农户资料进行数据录入。目前,共收录了300余户家庭建立线上积分档案,覆盖率达48%,为积分制的实施、乡风文明建设构建了平台基础”。
高碑村通过建立《高碑村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制度》,将群众参与和美城乡“四大行动”、文明习俗、文明参与、志愿服务、孝亲敬老、好人好事、文明评比等乡风文明方面的具体行为以及乡村重要事务量化为积分指标,让乡村治理细节化、具象化,让“文明”切切实实落了地。以每户家庭为单位进行积分评价并给予相应激励,鼓励群众比环境卫生、比文明新风,激发大家共建和美家园热情,营造“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培育广大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人翁”意识,激发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助力乡风文明。
高碑村通过积极打造“积分超市”,建立积分正向激励制度,将“积分制”与“积分超市”有效结合,对全村积分排名前10名农户发放洗衣粉、洗洁精、肥皂等物质奖励,以免费兑换物质的正向激励带动更多村民从自身做起,讲文明、树新风、爱环境,形成“攒评积分、争优促改”的思想,不断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建设乡风文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目前,通过积分管理,共有40余户农户兑换了相应积分商品,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高碑村群众排队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现在,左邻右里之间,拌嘴吵架的少了,互帮互助的多了;年轻人之间,游手好闲的少了,主动照顾孤寡老人的多了;村里门前户外之间,乱扔垃圾的少了,主动随手打扫维护清洁的多了,美丽乡村随处可见。依托于“积分制”,村民自觉、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的热情高涨,如今一说志愿服务、搞卫生评比、大家都抢着去,一说乡风习俗,大家都自觉遵守。“积分制”不仅浓了乡情,淳了乡风,兴了乡村,还“积”出了乡风文明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