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中国》丨春糖过后,贵州白酒舰队的新航程从哪里开启?这家研究院找到了一个关键锚点
一年一度的春季糖酒交易会在成都火热举办,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食品饮料企业和消费者的目光。据统计,本次春糖会共有来自31个省市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20万平方米,参观人数超过50万人次,成交额达到了200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在这样一个热闹的盛会上,来自贵州的酱香型白酒的订货热度却比预期要“冷”。虽然贵州白酒在近年发展势头较好,如茅台、习酒、钓鱼台等品牌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都有所提升,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假冒伪劣和价格乱象屡禁不止、产品过度包装、过度营销,以次充好、良莠混淆、品质不稳等现象也一再出现,导致消费者对贵州酱香型白酒的信心和认知下降。甚至严重伤害了贵州白酒的名誉和信用。
贵州白酒舰队如何才能行稳致远?中国白酒研究院产业数字化创新研究中心认为,必须坚持原产地保护、原料保护、工艺保护、品牌保护等原则,确保酱香型白酒的品质和风格不受损害。同时,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手段,建立酱香型白酒的标准体系、质量追溯体系、市场监测体系等,提高酱香型白酒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要做好这些助力贵州白酒扬帆远航的举措,为贵州白酒信用和名誉确定一个精准而具有公信力的锚点就至关重要。而开展白酒的评鉴分级,就是这样的一个重要锚点。
为进一步建立酱香型白酒的评鉴标准,提升贵州酱香型白酒市场号召力和竞争力,中国白酒研究院产业数字化创新研究中心于2023年4月23日(星期日)在位于贵阳市花果园的博央艺术国际交流中心举办中国白酒研究院产业数字化创新研究中心基酒评鉴活动。
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科学学院院长邱树毅,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副会长、秘书长董东昇,中国白酒产融数字服务平台(去融酒)CEO肖华伟、常务董事李向阳,中国白酒研究院产业数字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贵州白酒商会数字经济及电商专委会主任高文立及数十位白酒评鉴专家参加了本次评鉴活动。
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科学学院院长 邱树毅
会上,邱树毅首先对贵州大学在推动贵州省白酒行业科技创新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他表示,贵州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拥有多个与白酒相关的学科和专业,如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信息学等。近年来,贵州大学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与贵州省白酒行业相关的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工作,为提升贵州省白酒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做出了积极贡献。他还表示,贵州大学将继续支持中国白酒研究院产业数字化创新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为推动贵州省白酒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技术和平台支持。
中国白酒产融数字服务平台CEO 肖华伟
中国白酒产融数字服务平台CEO肖华伟首先对专委会打造的白酒产融数字服务平台——去融酒进行了展示及介绍。据了解,“去融酒”是贵州省“关于合力打造酱香白酒区域公共品牌,共建酱香白酒产业带数智化转型”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以文化领航,信用保障为核心价值,依托产业带优势,集合优质基酒、金融、评鉴、基酒仓储、包材设计、品牌赋能、数字版权、包材、灌装、物流、电商等服务企业,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以技术、服务为主的全产业链生态平台。该平台旨在开办酱香型白酒基酒信用交易业务与建立基酒信用产业链生态服务体系,推动贵州白酒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随后,中国白酒产融数字服务平台评鉴活动正式举行,评鉴活动分为四轮,每轮由两组专家分别评鉴不同的酒样各5个,其中第一场只评鉴一轮,第二场评鉴三轮酒样,由第二场专家执行评鉴。数十位白酒行业专家针对“去融酒”平台上架的多款基酒产品从色泽、香气、口味、风格四个环节进行感官盲评品鉴,并依据口感判定基酒酿造工艺及年份。最终根据品评结果进行基酒交易价格的推荐。“去融酒”平台将依据品评专家的评判结果进行记录及综合,并以最终综合结果对相应基酒进行价格区间推荐。 据悉,此次经过评鉴的基酒产品,是用于在“去融酒”平台交易的第一批产品,评鉴的目的是为了给“去融酒”平台内部做品质和交易定价的参考,因此不对外公开评鉴结果。
中国白酒研究院产业数字化创新研究中心、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中国白酒产融数字服务平台将会进一步加强合作,加快推进酱香型白酒基酒标准化进程,为贵州白酒舰队的远航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