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低配”到“高配” 贵州高速服务区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过去贵州高速服务区只有‘老三样’:香烟、方便面、矿泉水,厕所卫生状况比较差。”在贵州开阳服务区,跑运输20多年的四川成都张师傅说。
2015年以来,贵州打造“多彩贵州·最美高速”,服务区走上转型之路,随着软硬件从“低配”升级到“高配”,天南海北的过路客们对贵州印象不断刷新……
软硬件综合提升 服务区更有“人味”
2012年,贵州省已建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停车区仅有80对,设施不全、功能欠缺、管理落后、脏乱差等问题突出,与发达地区相比有着很大差距。
对于过路司乘人员而言,厕所是反映服务区硬件设施是否到位、服务是否细致的一面“镜子”。
2018年起,贵州针对33对服务区、58个停车区(独立加油站)开展“厕所革命”改造工作。加快配备自动走纸马桶、独立循环音乐播放系统、除臭干燥系统等智能化、自动化设施设备,大力推行节能、节水、节电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截止2020年底,“厕所革命”行动共打造示范卫生间31个、特色卫生间12个,“公厕长负责制”配备率达100%,实现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区(独立加油站)卫生间达标率100%,专业保洁团队配备率100%。
整洁明亮的龙宫服务区大厅
今年4月中旬,记者在龙宫服务区公共卫生间看到,地面干燥无污水,隔间数量充足,垃圾得到及时处理,卫生间内整体干净明亮,无明显异味。洗手液、手部烘干机等用品用具均能正常使用,各项人性化标识清晰。
龙宫服务区区长贺艳对“厕所革命”实施后发生的一次美丽误会记忆犹新。
“当时我正在例行巡查,发现一名外省男性大声地与服务区保洁阿姨说话,手部还有拉扯动作,我担心二人之间产生矛盾,便立刻上前了解情况。”贺艳回忆道,“没想到,事情的起因是这位男司机觉得保洁阿姨将卫生打扫得非常干净,于是到超市买了些食品想要送给她,而阿姨认为自己只不过做了分内之事,不肯收礼,两人才发生了拉扯。”
干净明亮的厕所只是贵州高速服务区软硬件升级一个缩影。近年来,省内服务区“颜值”“内涵”不断提升,成了“多彩贵州”形象的新名片。
依托地方资源禀赋 服务区打造交旅融合“前哨站”
2020年10月,一组江苏高速服务区的照片“刷屏”网络,恐龙主题、城堡主题服务区吸引眼球,还有堪比购物中心的商场,让网友连连发出惊叹,部分网友甚至自发到服务区“打卡”。
高速服务区不仅是司乘人员休憩的“驿站”,还可以是旅游消费的目的地,与地方资源相结合后,服务区更是交旅融合“前哨站”。
2018年,贵州制定《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规划》,全面打造“布局合理、服务规范、设施先进、彰显人文、生态环保、群众满意”的高品质多样化的现代服务区。
依托不同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贵州重点推进商贸物流型、特色文化和旅游服务型、休闲娱乐型三类服务区建设,实现服务区与特色农产品、民族文化、商贸物流、周边景色的有机融合,将服务区自身打造成为观光休闲游憩的景点,吸引游客前往驻留。
开阳服务区依托香火岩景区打造博物馆
开阳服务区紧邻香火岩景区,除服务区功能外,还集合了旅游资讯服务中心功能,并拥有国内首家服务区内的博物馆——香火岩亿隆自然博物馆。2019年9月,博物馆对外开放以来,得到过往旅客的广泛关注。
龙宫服务区打造“城市综合体”商业模式,引入贵州本土品牌和国内知名连锁品牌,如“苗姑娘餐厅”、正新鸡排、猫屎咖啡等,设立农产品专柜销售刺梨、蜡染制品等地方特色商品。
仁怀服务区在“酒香”上做文章,响水服务区讲好仡佬族文化……
响水服务区
“2020年以来,我们一直围绕地方特色进行交旅融合的探索。下一步,计划通过加大与地方政府、景区经营方的协调合作,打通与景区的特色连接通道,将服务区打造成旅游信息资源的联动平台,起到为贵州各地景区导流的作用,打通吃住玩游购娱产业链,进一步强化服务区文化旅游特色,提高服务区服务质量的成色。”贵州高速集团下属贵州高投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彭愚说。
“十三五”时期,贵州高速公路网跨越式发展,5年间,全省新增高速公路2486公里,2020年底通车里程突破7600公里。这5年,贵州服务区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形象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截至2020年,贵州共建设84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4对旅游型服务区、1对物流型服务区、2对地方特色型服务区。
2015年以来,久长、仁怀、铜仁等高速服务区被评为全国百佳示范服务区。
2021年至2030年期间,贵州计划继续建设74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改造14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未来,贵州将深度挖掘高速服务区人文、商业、环境价值,写好“交体旅”融合后半篇文章。(多彩贵州网记者 何沛凌 通讯员 钟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