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窝携AI旅行助手与“小车小团”解码贵州山地旅游新机遇
4月10日至12日,第十九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贵州省安顺市召开。马蜂窝以“产品创新、科技赋能、跨界融合”为核心展示了其在贵州的深耕成果——从AI驱动的全域旅游生态到“小车小团”串联的秘境体验,从携手主理人孵化的超级玩法到跨界融合的标杆案例,为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作为贵州“超级玩法”样本,由马蜂窝、万万青年旅行、清镇市麦格乡三方联合开发的石龙洞在去年正式亮相后,不仅凭借“蓝洞奇观”,以及桨板探洞等小众玩法成为北上广高消费群体,乃至外国游客的新宠,同时将周边村民培训成为专业教练,实现村民月收入破万,成功实践了利用体旅融合带动本地产业创新发展和村民致富。
马蜂窝创始人、CEO陈罡在11日举办的智慧文旅招商会上表示:“从石龙洞的案例可以看出,贵州的‘山地经济’已从资源驱动转向体验驱动。我们在通过‘主理人’机制孵化在地玩法的同时,也在利用AI技术重构‘资源-服务-客源’链条,让个性化体验实现规模化交付。”
在贵州,AI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文旅生态的“新质生产力”。马蜂窝与贵州省文旅厅联合打造的全国首个省市区三级AI智能体生态,已在西江千户苗寨等地落地应用。AI智能体化身“最懂旅行者的数字向导”,提供实时解答、多语言翻译、行程规划、景点推荐等一站式服务。游客只需输入兴趣标签,系统便能自动根据不同偏好生成融合非遗手作、山地运动、民俗节庆等多重体验的定制路线。
贵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山地资源,但众多峰林、瀑布、溶洞、峡谷、湖泊往往受限于交通而鲜为人知。如今随着马蜂窝“小车小团”模式的成熟,贵州星罗棋布的新秘境、新玩法得以被一一串联。
在同日举办的旅行商大会上,马蜂窝小车小团负责人宋杨系统介绍了贵州“小车小团”产品体系。基于贵州山地资源与民族文化,马蜂窝推出数十条主题线路,涵盖经典景区巡游、秘境探索、非遗传承、桥梁文化等多元场景。串联坝陵河大桥与黄果树瀑布的“黄果树避世茶歇”体验,将贵州的桥梁文化与自然奇观完美结合,成为贵州热度最高的新玩法。2024年马蜂窝“小车小团”在贵州已累计出团超3000次。
从“小车小团”司导服务生态到AI智能体,马蜂窝在贵州完成了一场又一场“山地经济”的升级实验。陈罡透露,马蜂窝还将与雷山县和西江旅游集团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打造“万家迎万客”的苗寨主理人新模式,真正通过AI技术帮助目的地实现全域流量的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