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茅台记忆》| 包装工人常备物品竟然是创可贴?!
包装,是茅台酒及系列产品进入市场前的最后一个生产环节。包装工序从上瓶开始,要经历洗瓶、贴标、拴丝带、装箱等13道工序。作为一名合格的包装工,每道工序都要会、都要精、都要细。看似简单的工序,其实也需付出百倍的努力……
甘江娜:进入包装车间工作前其实还是挺严格的,整个招聘程序结束后需要军训,并且要进行很长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培训期间我们都会在厂区里走一走看一看。
因为之前我们从来没有进入包装车间看过,在军训的时候就进去看了一下,我第一反应就是非常整洁,和我在电视里视频里和图片上看到的一模一样,尤其是白色的茅台酒瓶配上红色丝带,排列很整齐很壮观,我惊讶原来那些图片和视频不是摆拍的,而是确确实实日常都是这样整整齐齐的,流水线井然有序,很震撼。
茅台集团人力资源社保处工作人员甘江娜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自己上手操作之后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看花容易绣花难。岗前培训主要是企业文化的各种制度,还有生产流程工艺的学习,实际操作培训时间也比较久,因为工序挺复杂的。不过我待在生产上的时间不是特别长就调到了其他部门工作,但是我也几乎走完了所有工序,拴丝带、装箱、贴标、装箱等等。
记者:哪一道工序你觉得最难?
我觉得贴标吧,因为你把握不准会贴窄、贴歪、贴斜或者有气泡的话它就会撑起来,然后需要返工,返工比贴上去更难,而且增加了整个班组的工作量,因为你一返工别人就会帮着你返工。需要把出错的标用专门的工具撕下来,因为你最初已经贴歪了,第二次就没那么好贴了,所以有时还得让其他同事帮助贴。最初肯定是有一些会返工的,不过都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不断实践,没有哪位员工说从来不返工,我就能够把标贴的很正、很标准。
包装每一个环节都有讲究,如果每个环节都给大家讲述,听起来肯定会很吃力,我就拿拴丝带举例。可能很多人都会对茅台酒瓶上的红丝带感兴趣,因为丝带上有一个编号,很多人会问是不是用丝带可以辨别酒的真伪,其实并不只是这么回事儿,员工的信息也会在上面。
如果丝带系得不好,会影响密封性,所以这个要求比较高,而且系的速度要很快,因为是流水线,慢了的话瓶子会堆积起来,可能就会发生事故,影响整个流水线。流水线是机器的,不会因为人停下来,机器也停下来。工作期间一般除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机器会停下来,其他时候都不会,所以栓丝带比较考验技巧。
记者:栓丝带这个环节大概是练习了多久才胜任?
最少要一个星期才能谈得上基本会栓丝带,如果达到熟练程度的话,起码也要两三个月。
记者:你们一天需要做多少瓶完整的茅台酒的包装?
我们当时一条流水线的话,大概有三万多瓶。每个人负责的环节不一样的,都是分开的,并不是人跟着流水线跑。
记者:当时最累的一天累到了什么程度?
其实我印象中还没有特别特别累的时候,只不过当时有一个细节,我们包装工才开始装箱的时候,纸箱和酒盒子它是崭新的,会特别割手,10个手指头遍布割裂的小伤口,虽然不深,但是那种细的纸屑割的小伤口会特别的疼,一沾到水、油,或者洗衣服的时候就会超级疼。
因为长时间接触纸箱特别干燥,手指盖周围就非常容易缺水,翻起倒刺的皮,碰到或扯到的话也会很疼。不过我离开包装一线后手指就没有这种情况了。
所以我们包装工都需要准备大量的创可贴,很多工序都会用到,创可贴是我们当时的常备品。
编辑:黄石明、张杏梅(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