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乡土而新奇”推动文旅文创产业向“新”而行
随着文旅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文创产品和文旅融合成为推动旅游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桐梓县积极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运用文创思维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文旅场景,将文化创意转化为文旅资源,推动文旅文创产业向“新”而行。
“我这个作品叫做‘吹牛’,用这个哨子就可以把牛的肚子吹大。”羊磴镇羊磴艺术馆馆长胡现坤一边展示自己的文艺作品,一边向记者介绍。
胡现坤从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摇身变为一名乡村艺术家,这都得益于一场艺术下乡活动。2012年,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焦兴涛带着一群年轻学子来到羊磴镇,携手羊磴本土艺人,成立了“羊磴艺术合作社”,点燃了乡村文艺的星火,也开启了文创产业推动旅游发展的生动实践。
“四川美术学院来了之后,我跟着他们学到了不少东西,思维也开阔了。现在脑海里经常都会有很多关于做乡村艺术品的创意,想到后我就要把它做出来。”胡现坤从四川美术学院的学子刚来羊磴镇就跟着他们学习,现在可以随心所欲地搞创作。
谢小春是羊磴镇羊磴艺术协会副主席,他和胡现坤一样,也是受四川美术学院一行影响最深的本土艺人。“以前闲暇时,我也在画画,但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来到羊磴以后,受到他们很多启发和影响,一下子就有了很多想要画的场景。”谢小春告诉记者,画画已经变成了自己的一种爱好,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羊磴镇位于桐梓县北部,受丰富多元的地方文化影响,羊磴人民富有开拓创新的艺术精神和奇思妙想的艺术底蕴。目前,该镇成立了70余人的羊磴艺术协会,除了有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桐梓县文联成员,还有当地20余名手艺人。
“以前都是在家里做农活,来到羊磴艺术馆后,开始做一些小玩意儿来打发时间,越做就越有意思了。”羊磴镇羊磴艺术馆手艺人黎永珍已从一名农村妇女成了艺术协会的一员。
在羊磴艺术馆,各种农事老物件、木艺作品、泥塑作品等摆满了展馆,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感觉这东西挺新鲜的,挺有创意的。”河南游客李超永第一次来到羊磴艺术馆,对于当地手艺人的创意十分称赞。
“这些作品非常不错,都是纯手工制作,很有收藏价值。看着这些老物件也能勾起我们小时候的回忆。”重庆游客王世梅和朋友专程驾车到羊磴游玩。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和故事,形成独特的文化IP是打造文化场景的第一步。去年6月,羊磴镇联合四川美术学院破题出圈,举办了“乡土而新奇”艺术乡场,将艺术与民俗文化巧妙结合。同时,通过手艺人的创作,把传统手艺变成文创产品,以艺术形式介入乡村建设,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场景。今年,羊磴镇正紧抓“乡土而新奇”的契机,打造了铜鼓滩漂流,以此来推动羊磴出圈。
“下一步,我镇将依托‘乡土而新奇’艺术乡场活动的举办,不断增强乡村审美韵味、文化品位。同时,充分发挥羊磴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走农、文、艺、旅相结合发展的路子,全力打造羊磴艺术小镇,让艺术文化成为促进羊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助力。”羊磴镇党委书记袁德银对于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