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贵州·数字公益捐 | 公益助力“家”工坊托起“锡”望之光
在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同心社区锡箔纸“家”工坊里,10多名工人正在有序地将锡箔纸原材料进行加工。曾红丽也是其中的一员,熟练地将装订好的锡箔纸计数、整理、打包。
2023年4月,曾红丽一家因绿水塘水库建设搬迁到同心社区。刚来社区的她人生地不熟,每天早上送完孩子上学后在家就无所事事。来到“家”工坊之后,曾红丽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在‘家’工坊的工作还是可以的,因为工作的时间比较充足,工作之余可以带小孩、照顾老人,同时可以帮助家里补贴一点生活费。一天做的好的话可以有70元钱(左右),一个月下来大概一千七到一千八百元钱左右。”曾红丽说道。
为了实现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同鑫苑“家”工坊妇女就业之家于2023年10月份开始筹建。筹建之初,社区的资金比较薄弱,同心社区通过由贵州省慈善总会在腾讯上线的腾讯公益“乡村振兴·贵州专场”活动的“助力遵义市乡村振兴”项目,共募集善款10万余元,投入到“社区‘家’工坊”项目,为社区提供了50余个工作岗位,解决了困扰社区的“一老一小”问题。
58岁的移民搬迁群众张世会也是“家”工坊的一名工人,平时在家带孙女,空闲时间来做锡箔纸加工。“2023年12月份我就到‘家’工坊工作,对于我这个年龄来说,这个工作我挺满意的,它上手比较简单,来到这里之后每个月还会有一千多元钱可以补贴家用,还挺高兴的。”张世会说。
近年来,随着异地搬迁工作的推进,不少农村留守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就业成为能够让搬迁群众“稳得住”的“定心丸”。
遵义市新蒲新区礼仪街道同心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胡朝霏介绍:“下一步,我们准备通过慈善的这一部分项目,再加上我们的社区基金,把我们的锡箔纸手工加工的这个项目,能够持续性地发展下去,拓宽更多的就业渠道,把技术更多的这种加工环节,引进到我们这个小区里面,让我们的移民群众真正能够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这样一个目标,能够惠及更多的群众和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