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专访︱张颐武:把贵州打造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
专访嘉宾:张颐武 北京大学教授
《论道》:张教授,现在全国上下都掀起了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热潮,大家都很受启发。我们如何理解它的重要意义?
张颐武:习近平文化思想全方位地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做了一个系统的论述,同时也是指引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指针,对我们未来文化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的意义。
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通过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中华优秀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让中国的发展,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有了一个明确、清晰的方向,也是实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非常明确的路径和方向,同时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路径和方向。这个结合非常关键,起到了化合作用。
习近平文化思想我觉得还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石,它就是建立一种真正的文化自信。因为一百多年来中国面临西方文化的冲击,世界不断的在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间建立自己的主心骨,找到从中国传统文化中,从中国的现代文化发展中,找到这种中华民族的自信自强的力量。
我们未来文化如何发展?这个路径怎么样走?核心的问题是建立我们的文化自信。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从我们当下的创造里面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让文化自信能够支撑我们的文化发展,文化自信既来自于我们身后的历史文明,也来自于我们当下中国人活跃的文化创造,我们的社会发展的力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不是一个抽象的说法,它是基于对于自己文化的深度的自信。
文化自信的确立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给我们的一个重要的关键的议题,我们通过学习思想,通过领悟思想建构文化自信,让我们自己走自己的路,通过自己的文化创造给世界一个新的启示,新的借鉴,让世界能够看到中国,能够更好的体会感受中国经验。中国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文化自信。
它还是一个在文化上建构筑牢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建构未来文化发展的基础,建构新的文化的前提。我们怎么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怎么样建设更好的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如何去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的影响力?如何向世界去传播?如何筑牢我们自己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让最广大的人民能够分享文化创造的成果,对所有的方面都做了一个非常充分的论述。习近平文化思想有思想的高度,精神的高度,又有很多在实践方面的引领指导,既可以让我们从更深的角度去体会领会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发展,又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做出更多的贡献。
另一方面,它又能够让我们看到,它在具体的文化发展的很多实施战略、方略、策略上面,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这些主张对于我们具体的各个领域的文化的发展繁荣都具有很大的意义。让我们的老百姓真正的能够分享到文化发展的成果,所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高度和实践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得很好。对我们应用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要求,既有具体的要求,也有思想的高度,让我们能够真正地把它落到实处,它是让我们不断地在各个领域里得到进步,取得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南指针。
《论道》: 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贵州该如何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基地,着力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
张颐武: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基地要在方方面面落到实处,确实带动全省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用文化发展来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把文化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用文化带动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对各方面的工作都会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工作也可以促进文化工作的发展。
从贵州来看,贵州是一个特色非常鲜明的省份,文化的资源非常丰厚,文化发展的潜力非常巨大,文化发展的活力现在已经凸显出来了。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地,一方面我们要把这个思想学习好,落实好。学习好就是深刻地领悟思想的内涵,了解思想的实践性作用,起到引领我们工作的作用。深刻地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我们贵州发展的作用,在工作中把它落实下来,这个落实既需要从实践方面的落实,也要更多地从理论的高度思考。我们如何发掘出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然后把它创造性的转化,创新性的发展,让它能够不断的激活我们的文化,这是一个激活历史文化的资源。同时,我们要发掘新的文化创造,在贵州的新文化创造中找到贵州新的文化的生长点、亮点,这个也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这个实践地就是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在实处,让它展现出思想的力量。
另外,我们需要从具体的案例出发,扎扎实实地做工作,发掘在整个文化发展方面的各种各样的亮点,像“村超”“村BA”这样的亮点,让这些亮点能够带动起发展的新活力,带动起一个新的面。让这些亮点能够闪亮全球,闪亮全国,能够影响到更广泛的地方。现在贵州已经有很好的范例,未来在这些方面还可以再更一步地深化,让贵州文化的很多金名片能够擦得更亮,让文化发展的活力能够更广地传播。我们需要从点带面,能够不断地让发展的新动能激活整个文化发展的力量。
第三个,要为更广泛的贵州人民和外来者服务,让他们能够分享到文化发展的成果,让贵州人民的幸福感能够得到更多的提升。因为文化可以提升人的幸福感,让人精神上有寄托,让人精神上有超越,让人在精神上获得认同的东西。从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上面,更好地为贵州人民服务,让这些文化既能够走向世界,走向全国,同时也能够惠及贵州的百姓,让他们能够在生活中分享到这些文化创造的成果。
贵州的文化发展,大有作为,大有希望。未来我们一定能够看到,贵州文化发展的一个非常繁荣的,一个非常灿烂的,一个新的贵州的面貌展现在我们大家的面前,这个对我们全国的人来说都是很有吸引力的一件好事情。
《论道》:提到四大文化工程: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和屯堡文化。我们该如何推动四大文化工程,落实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张颐武:四大文化工程是基于贵州的生动实践的。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之下,要发掘贵州最有特色的文化资源,让这种核心的文化创造实现双创,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实现双创的意义就是让这些文化生动地体现能够火起来,能够让社会、让公众更好地知道。四大文化工程是创新性和创造性的集中的体现,要在贵州这块土地上面,基于贵州的文化资源,基于贵州的文化实践,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把贵州的样本、贵州的特点突出出来,抓住特点,融入全国文化的大发展中,甚至在全国的文化发展中间居于一个领先的地位。
这四大文化工程都是贵州文化里最具有代表性,最具特色的。抓住四大文化工程来整体地引领贵州文化发展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激活贵州丰富的文化资源,让它能够为今天所用。另一方面,也能够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贵州的丰富文化,让世界更好地了解贵州,让贵州的发展能够在全国都居于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关键的、重要的地位。贵州经济在不断地、快速地前进,经济的发展为贵州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四大文化工程实施既能够带动经济,比如带动旅游,带动整体发展,又能够引领整个贵州社会的进步。四大文化工程,既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的实践,也是贵州发展非常需要的关键的一招。
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和屯堡文化,贵州文化这四根支柱,拉动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贵州文化的发展,讲好贵州故事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的一部分。
讲好贵州文化故事,也是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贵州,扩大贵州的影响,对贵州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助力。故事一方面要生动地讲,通过多样的路径,比如说我们的互联网的路径,通过我们的旅游展示的路径,扩大旅游发展的路径。现代的贵州文化非常丰富,比如桥梁文化,贵州的高速公路形成的独特的景观,桥的风景都是世界知名的。这些文化也可以带动它的传播,讲好故事。让我们生动地讲,让大家更好地体验,沉浸其中。
另外一方面,还要把它的底色讲清楚,讲明白。为什么有这样的文化?这些文化的价值是怎么样的?要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推动,让大家的认知更立体化,更生动,在生动的基础上有提升,让大家对贵州的认识更理性,在感性上也有一些理性的认识。对贵州理解深了也是对中国理解也深了,对贵州有一份感情,对于整个我们中华民族也会有一份更深的感情,这个意义真的是很大。讲好贵州故事意义重大,使命兼具,需要更多的传播途径,更多的提升,更多的努力。讲故事的过程各方面已经动起来了,在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进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贵州的创造,真正地把贵州建成习近平文化思想践行的一个样本,具有特色的一个典型,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