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术后24小时认知明显改善

大健康事业部 | 2025-04-13 16:01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近期,国内医疗团队开展的首创性治疗技术——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探索路径。

4月9日,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杨栩主任医师团队成功为85岁高龄患者陈奶奶实施了LVA(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通过重建大脑淋巴系统,术后24小时,陈奶奶的认知功能显著改善,甚至能清晰对话、认出家人。

 85岁陈奶奶重拾记忆之路

陈奶奶(化名)患阿尔茨海默病5年,早期表现为记忆力下降、丢三落四、性格突变、社交退缩,甚至在家附近迷路。随着病情恶化,她逐渐生活不能自理,认不得亲属,频繁穿脱衣裤、躁动不安,甚至出现手抖等神经症状。家属尝试多种药物治疗,但效果甚微。入院后,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联合麻醉科、精神科、神经内科、心内科、肾内科等多学科会诊,针对陈奶奶高龄且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制定了个性化诊疗方案。经过团队评估后,确定LVA手术是改善其病症的最佳选择。

术后24小时即恢复对话能力

4月10日早晨,护士查房时,陈奶奶已经能准确说出姓名、女儿姓名,主动要求“吃馄饨”,与家人流畅对话。

陈奶奶的女儿欣慰及激动地表示:“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听见她说这么多话!”同时,因LVA手术创伤不大,陈奶奶已经可在家属陪同下下床活动,精神状态有所好转。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将持续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术后1月、3月、6月及1年进行跟踪随访,以科学评估疗效。

阿尔茨海默病,一场无声的“记忆战争”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一种全球性难题,正影响着数千万家庭。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为老年痴呆,以认知能力、记忆力下降、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类脑功能退行性疾病,它是一个连续的神经认知损伤的过程,患病后老年人的记忆和认知功能会逐渐丧失,直至失去思考及行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全球超5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缺乏有效的疗法。我国作为人口大国,60岁以上痴呆患者约有1500万,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口服药物治疗,仅能短暂缓解症状,但难以阻止病情进展。患者常伴随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的加重,最终导致生活能力丧失,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LVA手术,照亮AD患者晚年生活

近年神经科学领域提出“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System)理论,认为脑内代谢废物(如β淀粉样蛋白)通过淋巴系统清除。若该通路功能障碍可能与AD发病相关。2023年《Nature》子刊曾有动物实验表明,增强淋巴引流可减少脑内病理蛋白沉积。

通过LVA手术,重建大脑淋巴液的引流途径,促进淋巴液更高效地流动,有助于加速清除脑内的β-淀粉样蛋白等有害物质,减轻神经炎症反应,为神经细胞创造一个相对健康的微环境,从而可能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病情进展。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基于最新临床研究,现已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长期随访管机制,旨在延缓老年痴呆的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