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黄牛粤黔同心餐饮联盟倡议书签订仪式在黔西市举行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 2024-03-30 17:50

为进一步深化粤黔两地黄牛产业协作发展,3月29日,贵州黄牛粤黔同心餐饮联盟组建暨贵州黄牛走进大湾区系列活动座谈会在黔西市举行。黔西市政协主席余刚跃,黔西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峰及其他相关领导和粤黔企业代表出席签约仪式。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大杰主持签约仪式并介绍相关情况。

座谈会上,贵州省牛羊产业协会秘书长、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大杰介绍组建联盟的背景、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对联盟机构设置、联盟优惠政策、成立流程作说明;贵州黄牛集团东莞分公司总经理胡蔚介绍贵州黄牛在大湾区市场销售现状;随后各粤黔企业代表积极发言,分别介绍自身产业定位、发展需求等,与会双方互通了信息、加强了沟通、达成了共识,为共谋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与会代表在座谈中表示,建立联盟之后,能够共同应对风险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通过消费和产业的双向对接,产销对接,从而推进黄牛产业的发展,密切企业间的合作,拉动贵州黄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联盟要通过市场的引导,把粤黔两地的养殖、屠宰、加工、商贸物流、市场营销的相关企业团体资源整合起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通共赢,共同拉动贵州肉牛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广东作为畜牧业生产、消费大省,猪、鸡的养殖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受气候、土地等客观条件制约,肉牛养殖相对滞后。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全省牛存栏108.5万头,出栏肉牛35.6万头,牛肉产量4.4万吨,占该省肉类产量比例不足1%。这与广东牛肉消费量高居全国前列的现状形成巨大的反差。广东地区素有喜好热鲜肉的饮食习惯,仅广州市每日活牛屠宰量就近千头。随着三产的发展趋势,广东省对热鲜肉的需求趋于递增态势,一产与二、三产不匹配的现象突出。

贵州牛,在广东乃至大湾区大有市场。一是湾区生活水平高,对牛肉的需求逐年增长;二是湾区物流发达,运输便捷,为牛肉及其深加工产品的冷链物流提供保障。

长期以来,广东与贵州两省联系十分紧密。202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粤黔两省更加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的实施意见》,明确要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在区域协作上,深化“广东总部+贵州基地”“广东研发+贵州制造”“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广东市场+贵州产业”模式。这“4+”模式为粤黔两省在推进牛产业发展上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粤黔两省在牛产业上合作空间巨大、发展潜力无限。目前,广东省牛肉消费量与产量的缺口超过45万吨。据中国行业研究网发布的《中国肉牛养殖行业投资分析及深度研究咨询报告》显示,2025年大湾区消费市场牛肉需求量将超过80万吨。这给贵州牛抢占广东乃至大湾区市场提供了巨大机遇。

一头牛的产业不仅仅是产品与市场的对接,更是让两地多资源要素相互流通。要保护好贵州本地黄牛品种,运用好贵州良好生态,通过‘特色品种+良好生态’无缝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中高端消费市场。

最后,在与会领导及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各粤黔企业代表分别与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大杰圆满签订了《成立贵州黄牛粤黔同心餐饮联盟倡议书》,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