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遵义,有这样一群人……

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 | 2024-09-10 18:22

在遵义,有这样一群人用耐心、爱心、细心陪伴孩子们成长、成才,用扎实的专业素养、高度的责任心为特殊教育呕心沥血。

初秋的上午,太阳依旧火辣,从遵义市特殊教育学校里传出孩子们的歌声,稚嫩、清脆、纯净、悦耳,让人如沐春风。在音乐教室里,韩雪原老师正带着孩子们练习曲目《凤阳花鼓》。跟随着钢琴伴奏,孩子们坐直了身子,认真歌唱。为了增强孩子们对乐器的认识,韩雪原拿出小鼓,让孩子去触摸、感受。

在特殊教育学校从教2年,韩雪原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音乐教学,由于不少孩子有视力障碍,只能一句一句地教,反反复复纠正孩子的发声。“通过我的教学,学生们能演奏一门乐器、会唱一首歌,我就很有成就感。”韩雪原说。

“反反复复”其实是每个特教老师的教学状态。从事语言训练教学的文秀秀老师感触颇深,“这是一个极度需要耐心的工作,孩子们的每一个发音,都是反反复复、长时间练习的成果。”有的孩子没有助听设备,对声音反应比较迟钝,经常需要一对一教学,让孩子近距离感受老师发音的气流。

每个字的发音,往往要跟读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孩子们一点点的进步,都让文秀秀高兴不已,“在一次次的磨合中,孩子们给了我很多的惊喜和感动。我们相互成就,我鼓励他们,他们用笑容、拥抱回应,每当这时候,都感觉这么多年的付出太值得了。”

高二(1)班的美术课上,罗建书老师正在给学生们讲色彩静物,他一边比划一边讲解,带同学们学习美术的构图、色调的运用。

据了解,美术目前是该校不少学生职业发展选择的一个重要方向,罗建书的学生有不少通过专业学习,考上了大学。“今年我有个学生考上了西安美术学院,这是我心中的艺术殿堂,我引以为傲。”罗建书高兴地说。

能和孩子们手语交流是每个特教老师必练的基本功,数学课上,刘亚娜老师边做手语边耐心地教孩子们并集和交集的相关知识点,她告诉记者:“特别像数学这样专业术语较多的学科,更是要求老师八面玲珑,不光要一边比划一边讲解,还要观察学生的眼神、状态、肢体动作,以此来判断孩子对教学课程的理解程度。”

在宿舍楼,地上是盲道、门上刻有盲文,方便孩子们快速找到自己的宿舍,王维琴是这里的生活老师,从早到晚,这里都有她的身影,教会孩子整理床铺、帮助孩子生活起居,即使忙碌,她也觉得乐在其中:“这里每一个孩子都像我的孩子一样,做得好就要及时鼓励,做得不好就要及时修正,看到她们慢慢学会独立自主,我感到很开心。”

“特教老师是需要有耐心、爱心的职业,无论教育教学,还是学生的生活起居,方方面面都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关怀、关注,我们的老师做到了,我们的孩子成长了。”遵义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余贞文介绍,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该校的教学成绩喜人,今年高三的10名学生全部如愿考上大学。

在学校里,日复一日的教学还在继续,一点一滴的进步让人惊喜,点赞每一个努力的同学,致敬每一个认真的老师,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全媒记者:丁一 张鑫 陈开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