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饮食护理很重要,你做对了吗?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订阅号 | 2024-10-10 17:03

今日健康科普

对于淋巴瘤患者而言,放疗、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的治疗方法都离不开营养支持,良好的营养能对治疗有较好耐受性,降低感染几率,减少后遗症发生,因此,加强营养是患者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一、化疗患者营养原则

●如有消化道反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进食少渣半流质或质软食物。

●如有恶心、呕吐,应少量多餐,避免空腹及油腻。

●如呕吐严重,2小时内避免进食。

●出现口腔溃疡,要避免辛辣刺激或粗硬食物。

●出现腹泻,应清淡饮食(如过滤的米汤、清肉汤、果汁等)。

●出现便秘,应多食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如香蕉),喝蜂蜜水或麻油等。

二、化疗患者饮食

1.骨髓抑制

●应食用猪肉、牛肉、鸡肉、花生等,防止骨髓抑制引起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下降。

●发热的病人,要增加热量,维生素,水分和盐的补充。

●要纠正贫血,就要多食用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西红柿、大枣、桃子;不易喝茶;适当补充叶酸,如菠菜。

●要想恢复造血,多食菇类,灵芝等;红枣、黑米、花生。

2.减轻肢体麻木

●要注意补充维生素B,这对神经组织和精神状态有良好的影响,具有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加食欲。同时注意保暖和肢体按摩。

●常见食物:如酵母、米糠、麦麸、全麦、燕麦、花生、猪瘦肉、芹菜、豌豆、白菜、牛奶。

3.保护肝肾功能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每日充足的液体摄入。

●给予患者低嘌呤饮食,如少荤多素、宜碱忌酸、宜清淡,忌味重为原则,多吃蔬菜、水果、谷类,如牛奶、鸡蛋、米面、核桃、花生。不食用海鲜、内脏,少荤汤。

●改善肝肾功能的食物:枸杞、牛奶、胡萝卜、莲子、苦瓜、冬瓜、山楂等。

三、放疗患者营养

●出现食欲不振,应少量多餐;烹调时加强甜味和酸味,避免苦味重的食物;餐前运动并少量饮汤或开胃饮料。

●出现口干,应经常漱口,保持口腔湿润;多饮水;调味不宜太浓烈;将食物制成润滑形状,如肉泥等,并伴以汤汁助吞咽。

●出现腹痛、腹泻,要避免产气、粗糙和多纤维的食物,如豆类,马铃薯等;避免刺激性食物,温度要适宜;要少量多餐;注意补充水分电解质,多食高钾食物,如西红柿汁、橘子汁等。

四、手术前后营养

●术前:12小时应禁食,术前4~6小时要禁水。

●术后:初期特殊途径营养供给。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和高维生素饮食。

●消瘦的患者,宜采用高蛋白质、维生素和热量饮食。

●尽量不吃辛辣的食物,比如洋葱、姜、大蒜、辣椒等,这些食物会刺激人体,不利于患者康复。

五、患者饮食禁忌

要禁忌咖啡等兴奋性饮料;葱、蒜、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肥腻、油煎、霉变、腌制的食物;羊肉、狗肉、韭菜、胡椒等温热性食物;忌烟、酒。

六、哪些食物可以抗癌

花椰菜:含有萝卜子素、丰富的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等。

卷心菜:特殊抗氧化物放量丰富。

胡萝卜:防癌主要成分是β-胡萝卜。

洋葱:洋葱中丰富的抗氧化物。

菠菜:抗氧化物和叶酸含量很高。

西红柿:是西红柿红素含量最高的食物。

大蒜:研究发现,常吃大蒜的人不易患癌症。

芦笋:含丰富的维生素、芦丁、核酸等成分。

香菇:含有1,3-β-葡萄糖苷酶。

魔芋:主要成分是甘露聚糖。

七、远离致癌食品

1.致癌物质有哪些

淋巴瘤患者的免疫功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机体免疫力相对低,更容易受到有害因素的侵害。致癌物质是来源于自然和人为环境、在一定条件下能诱发人类和动物癌症的物质。包括物理性致癌物质、化学性以及生物性致癌物质。医学家研究发现,有10多种化学物质有致癌作用,其中亚硝胺类、苯并芘和黄曲霉素是公认的三大致癌物质,它们都与饮食有密切关系。

咸鱼。咸鱼产生二甲基亚硝酸盐,在体内可以转化为致癌物质二甲基亚硝酸胺。鱼露、虾酱、咸蛋、咸菜、腊肠、火腿、熏猪肉同样含有较多的亚硝酸胺类致癌物质,应尽量少吃。

烧烤食物。烤牛肉、烤鸭、烤羊肉、烤鹅、烧猪肉等。因含有强致癌物3,4-苯并芘,不宜多食。

熏制食品。如熏肉、熏肝、熏鱼、熏蛋、熏豆腐干等亦含苯并芘致癌物。

油炸食品。煎炸过焦后,产生致癌物质多环芳烃。咖啡豆烧焦后,苯并芘含量增加20倍。油煎饼、臭豆腐、煎炸芋角、油条等,多数是使用重复多次的油,高温下会产生一种致癌分解物。

霉变食物。米、麦、豆、玉米、花生等食品易受潮霉变,被霉菌污染后会产生各种致癌毒素。

2.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完成治疗

研究发现,在肿瘤患者的整个治疗、康复过程中,心理因素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目前认识比较一致的是不良情绪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减弱免疫系统识别、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相反,良好的情绪可以平衡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使肿瘤细胞处于自限状态,最终被机体免疫系统所消灭,这就是心理因素的强大作用。

专家指出,一旦被诊断患了淋巴瘤,着急、悲伤、犹豫肯定于事无补,相反,还会错过最佳治疗机会。只有采取积极、主动、坦然处之的态度,使自己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坚定战胜病魔的信念,努力配合医生治疗,才会有益于稳定和改善病情,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黄 韵 红

淋巴瘤专家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淋巴瘤科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CSCO中国淋巴瘤联盟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老年肿瘤学会淋巴血液分会委员

●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委员会肿瘤转化医学学组组员

●中国医促会肿瘤内科分会委员

●中国女医生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

●中华医学会贵州省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委员会委员

●贵州省肿瘤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委员

●贵州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MM协作组委员

●贵州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委员

●贵州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CLL工作组委员

●贵阳市医疗保障局管理服务专家

专业方向为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从事肿瘤临床工作30多年,开展多项淋巴瘤临床实践和研究,临床经验丰富,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和省级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中华核心等60多篇学术论文,多次在国内外参加学术会议,多次主持与发言,培养硕士研究生10多名,在国内同行淋巴瘤领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