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快讯|“同语同心·乡村振兴”贵州省“九+N”推普乡村行主题系列活动毕节站圆满结束
九州皆同音,推普助振兴。为进一步促进贵州各民族各地区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持续加大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共同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事业再上新台阶,5月16日,由贵州省教育厅主办,贵州广播电视台、毕节市教育局承办,赫章县教育科技局、赫章县金银山街道协办的“同语同心·乡村振兴”贵州省“九+N”推普乡村行主题系列活动毕节站在赫章县金银山街道少儿活动中心正式开启。赫章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共青团赫章县委员会、赫章县金银山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当地社区群众、师生、志愿者等500余人参加活动。
据了解,本次活动地点——毕节市赫章县金银山社区,是中国70个万人以上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其金银山街道少儿活动中心是台盟全体盟员捐资援建的项目。在后续运行中,中央统战部联引3D打印机、智能机器人等科普设备落地活动中心,帮助中心功能价值提档升级;也是统一战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帮扶机制,助力毕节实验区改革发展及乡村振兴的教育帮扶试点项目。
诵读时代经典 雕刻民族之魂
活动当天,来自赫章县第六小学、赫章县乌蒙山学校和赫章县第四中学的师生代表们,以中华情为“线”,以普通话为“媒”,向现场的观众们带来了《少年中国》《勿忘国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精彩节目,贡献了一场文化视觉盛宴。学生们用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传达着历史之声,唤醒了深刻在心里的民族记忆,同时也唤起了在场每一位人的民族自豪感。
现场热闹非凡,除了有许多师生代表之外,还吸引了众多居民朋友、老年朋友们前来观看。来自贵州师范学院的普通话教研室主任、国家级普通话测评员郑颖,为观众们上了一堂集知识、实践、趣味于一体的推普公开课,现场观众互动积极,就连平常习惯用方言交流的老人们,也跟随着推普专家的方法尝试练习普通话,形成了一片良好的推普氛围,也让大家进一步意识到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再一次以“语言之力”为乡村振兴助力。
传统文化润人心 推普之路永不停
端午临近,来自贵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吕超,以普通话为载体,现场讲述了一个关于端午节历史由来的古老故事,大家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奥与震撼。通过端午手工艺品的制作,现场的社区群众与广大师生们从文字到生动实践,进一步加强了印象,意识到普通话对于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作用。同时,吕超呼吁大家重视普通话的学习,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着推普这根联络世界的线走出去,让贵州的“好声音”传遍世界。
在随后的室内活动中,来自西部计划的大学生志愿者、贵州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以及贵州民族大学的师生们,一同走进金银山街道少儿活动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的志愿服务活动,教孩子们说普通话,培养口才,教老人们跳手势舞蹈,丰富老年生活。并通过动线直播的形式,将赫章县文旅产品、农特产品、金银山街道“党建+积分”超市等特色内容进行线上展示,形成了线上线下双向互动的良好效果,一方面让大家感受到推普工作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号召大家积极投身到推广普通话的工作热潮中。
本次活动是“同语同心·乡村振兴”贵州省“九+N”推普乡村行主题系列活动的第四站,接下来还将继续前往贵州遵义、铜仁、六盘水等地区,在为推广普通话、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不断为贵州省乡村振兴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